張金華善行義舉感動鄉親
摘要: 給村里老人發紅包資助貧困學生張金華善行義舉感動鄉親□晚報記者 李玉榮 文/圖他傳承好家風,28年來,堅持回村給父老鄉親拜年;他孝老愛親,10年來,堅持為村里老人發紅包
給村里老人發紅包資助貧困學生
張金華善行義舉感動鄉親
□晚報記者 李玉榮 文/圖
他傳承好家風,28年來,堅持回村給父老鄉親拜年;他孝老愛親,10年來,堅持為村里老人發紅包;他扶危濟困,堅持給貧困戶送年貨;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墊資3000多萬元給村民建別墅;他捐資助學,讓貧困學子圓讀書夢。他就是正陽縣真陽街道吳灣村黨支部書記張金華。
吳灣村的別墅群。
28年堅持給村民拜年
“我的父親在生產隊當隊長46年,口碑非常好。”昨日,當張金華講起自己的善行義舉時說,父親的好人品對他的影響很大。
張金華今年49歲,初中畢業后購買一輛四輪拖拉機跑運輸,有些積蓄后,便到正陽縣城做生意。事業有成的他沒有忘記父老鄉親,他給自己布置了一個雷打不動的“作業”——每年大年初一回到村里,挨家挨戶給村民拜年,28年來從未間斷過。
10年堅持給老人發紅包
“金華每年過年都到家里來看我。”接受采訪時,86歲的蘇進學高興地說,“他還給俺家送來兩袋大米、兩袋面、兩壺油。”
“金華都是自己開車送上門。”蘇進學說,10年來,每到過年,張金華就帶著兒子挨家挨戶給老人們發紅包。
“他不但給老人發紅包,還給貧困戶送年貨。”蘇進學說,張金華的善行義舉深深感動了鄉親。村里的貧困戶都是張金華資助的對象,每年過年他都要給他們備好年貨,并自己開車送到各家各戶。
家庭困難的陳泉程考上大學,張金華送去1萬元錢;父親癱瘓的鄒麗娟考上大學,他捐款5000元;周鑫患白血病,他捐款1萬元。此外,他資助村里考上大學的學子每人2000元錢,為貧困戶捐款5萬元,為縣慈善總會捐款5萬元……
讓村民住上別墅
“這是我這輩子住的最好的房子。”66歲的劉鵬信坐在沙發上感慨地對記者說。
為改善家鄉的人居環境,2011年,張金華做出一個決定:讓村民住上別墅。說干就干,他墊資3000多萬元為村民建別墅。2012年,293套別墅建成,村民只需拿出成本價即可入住。
“當時,甭提我們有多高興了,城里人也沒我們的住房好。”一村民說,村民住進200多平方米的別墅后,張金華又出資500多萬元為村里修建水泥路和排水等設施。
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2014年,在群眾的期盼中,張金華全票當選吳灣村黨支部書記。上任伊始,張金華在黨員和群眾代表大會上說:“今后,我要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村干部誰要把手伸進百姓的腰包,我就嚴肅追責,毫不留情。”話音剛落,會場掌聲四起。
為了正陽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張金華率先拆除規劃園區內自己的兩個公司,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在他的帶領下,吳灣村的征地拆遷工作進展順利,使正陽魯花、正陽國際花生食品城等重點項目建設如期進行。
“你只有一心為民,群眾才能擁護你、支持你。”采訪結束時,張金華深情地說,“今后,我要繼續努力,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