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
摘要:月食期間,月球表面陰影的弧度不斷變化,且月牙和陰影部分邊界線模糊7月底上演的天文大戲——“加長版”月全食,你看了沒?1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月亮表
月食期間,月球表面陰影的弧度不斷變化,且月牙和陰影部分邊界線模糊
7月底上演的天文大戲——“加長版”月全食,你看了沒?1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月亮表面的陰影逐漸從小變大,仿佛一口口地被吃掉。
事實上,不只是月食,平常日子里你只要抬頭望月,堅持數日,也會看到月亮身型的變化。所謂“月有陰晴圓缺”,形容的就是月相的變化。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得到一張月全食或正常月相變化過程中的照片,該如何區分到底是哪種天文現象產生的呢?
看圓弧:一個弧度不斷變化一個基本不變
為了形象地說明這一問題,北京天文館助理研究員馬勁向科技日報記者展示了一組月相和一組月食過程的圖片。兩組圖片中,用虛線勾勒出了月球表面陰影的弧線。
“你看,月相過程中,不管月亮身型如何變化,月牙兩端形成的圓弧都是同樣的約180度;而在月食過程中,這一弧度要么大于或小于180度,只有在一個瞬間是180度。”馬勁說道。
不同的弧度源自兩者不同的形成原因。我們先來看看月相是如何形成的。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人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是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太陽光平行地照射過來,它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區,另半個球面是暗區。
隨著月球相對于地球和太陽的位置變化,就使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有時對向地球,有時背向地球;有時對向地球的亮面部分大一些,有時小一些,這樣就出現了不同的月相。
假設滿月是一個圓形,那么不管月相如何變化,它的上下兩個頂點的連線都是這個圓形的直徑。也就是如上文所說的,月相過程里,月牙兩端形成的圓弧都是大約180度。
而月食則不一樣。月食過程中的陰影部分是地球的影子。地球的影子比月亮大,所以月食中陰影部分的那根弧線比外側略直一些,形成的弧度就和月相中的不同,且不斷變化。
看邊緣:一個界限清晰一個模糊
想區分月食和月相,除了看陰影部分弧線的弧度以外,是否還有其他辦法?馬勁指出,還可以看月牙和陰影部分的邊界線是否清楚,月食過程中地球陰影的邊緣是模糊的,而月相過程中的陰暗交界線則十分清晰。
為什么一個模糊,一個清晰?馬勁進一步解釋道,之所以說地影是模糊的,這是因為影子的邊緣都是如此。站在陽光下,你看看自己的影子,也會發現頭部的邊緣是模糊的。而因為月球沒有大氣,所以月相的明暗交界線,也就是月球上的晨昏線是極其分明的。此外,月相的形狀在一夜之內是察覺不出變化的,而月食的形狀變化則很快,一會兒就能看出區別。
如果多次觀測月食,你會發現陰影出現的方位不盡相同。陰影有時候先從月球上半部分出現,有時則先從月球下半部分出現。這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月亮總是自西向東進入地影,如果發生月食時,月亮剛升起來,陰影就從下方開始,但如果月食發生時,月亮快落下去了,就像最近這次月食,陰影就從上面開始。”馬勁說道。
即使是同一次月食現象,站在不同地理位置,也會看到不一樣的陰影出現過程。馬勁繼續拿最近的這次月食舉例道,在中國東部觀測,月食開始時,月亮已經西沉了,但對于歐洲來說,同一時刻,月亮則是剛升起來。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