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職業夢想 照亮孩子明天
——記“河南最美教師”候選人時想
摘要:記者 張承訓2017年6月23日,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由TCL公益基金會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TCL希望工程燭光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本屆“TCL
記者 張承訓
2011年,他參加工作,成為一名家鄉貧困村小學的特崗教師,7年來,時想有到廣州、鄭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機遇,但他都放棄了。7年來,他扎根貧困鄉村,躬耕鄉村教育,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選擇鄉村教育 只為薪火相傳
1986年,時想出生新蔡縣李橋回族鎮獅子口村。在學校里,讀書是他最快樂的事??吹礁嗟恼n外書,是他最大的心愿??杉彝サ呢毨?,讓他的心愿一直難以得到滿足。他的伯父是村小學的一名教師,知識淵博,在村里德高望重,成為一名教師,成為伯父那樣的人,就成了時想小學時期追求的夢想。
唯有初心不可辜負。2008年,時想高中畢業,考入荊楚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他癡心于自己的教師夢,就反復找理工學院領導申請調到師范學院,領導被他的誠心和理想打動,最終同意他調入師范學院語文教育專業學習。大學3年,時想不曾懈怠,課余時間,別人去玩了,他默默鉆進圖書館,孜孜不倦地學習著,為擴大知識面,他曾同時借來4個圖書證,進行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歷史、哲學、文化等,他廣泛涉獵,為自己的夢想“充電”。
2011年,時想大學畢業。由于實習期表現良好,本可以留在廣州市天河區工作,可他最終選擇回到貧困的家鄉獅子口小學,做了一名特崗教師。他決心扎根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實現自己初心和夙愿,這一干就是7年,他在鄉村校園開拓了廣闊的藍天,少年的夢想開出了絢麗的花。
教育實踐創新 照亮孩子明天
2011年,時想回到獅子口小學,擔任語文老師、四年級班主任。2014年至今,他兼任了學校的教務主任、體育老師、學籍管理員、圖書管理員。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他大膽探索,進行多方位的教育實踐創新,效果良好。獅子口小學的整體教育質量顯著提升,業績考核在全鎮名列前茅,學生人數由140人增加到350多人,獅子口小學成為李橋回族鎮最大規模的村小學。
開展經典誦讀,開設晨誦課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每天清晨,韻味十足的誦讀聲回蕩在獅子口小學的每個教室。
時想編輯了《獅子口小學經典誦讀》校本教材,在學校開設推廣晨誦課程,讓學生從一年級開始背誦《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唐詩三百首》《論語》等經典古詩文。以古代經典為孩子開蒙啟智,讓學生領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教室里每天上演詩詞大會,讓優美詩歌與學生的成長相交融,以誦讀滋養學生的心靈。
針對學生缺乏良好閱讀習慣、知識面狹窄的情況,時想自己出錢購買了50本課外書,建立了班級圖書角,又聯系作家黃繹霖和新教育基金會,分別為學校捐建了“中山大學博學閱覽室”和“新教育童書館”,共計有9000多冊優質童書。課余時間,時想帶著學生廣泛閱讀,大部分高年級學生閱讀量達300本,個別學生閱讀量達500本,時想努力引導學生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開展口頭作文,開設說寫課堂。“我的同桌有一雙殺人于無形的眼睛,讓人不敢多看一眼。貌美如花,只有嘴唇像一根香腸,但也蠻漂亮的。她是美貌與彪悍的合體……”“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然后用獅子功大喊:‘阿媽,阿媽,我快餓死了!我的媽啊,快點做飯吧!’”這是時想兩個學生的口頭作文片段,生動傳神。
“孩子們的表現超出我的想象,他們的語言率真鮮活,直抵人心,這是僅靠語文課本無法帶給孩子們的直接體驗。“每次活動,每堂口頭作文課,我都會盡可能給每個孩子機會,讓他們敞開心扉,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走出因父母外出打工而養成的自我封閉心理。”時想說。針對留守兒童的學習需要,時想創設說寫課堂,開展口頭作文,鼓勵學生努力展開想象,積極大膽發言,讓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溝通能力得到加強,情感得到宣泄。“口頭作文不求絕對準確和規范,只求思維創造性、想象力的提高和情感的豐富性,讓孩子們開朗陽光。”時想自信地說。
開展特色教育,開設線上課堂。針對學校書法、美術、音樂、英語等師資的匱乏,時想建議學校建立“云教室”, 開設線上課堂,他與河南大學及多個教育公益組織進行聯系,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選擇學有專攻志愿者專業老師,學校開起了書法美術課、音樂課,為四年級以上的學生開起了英語課,時想為學生們請到了一位美國的英語老師,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云教室”的建立,讓學生們身在鄉村教室,放眼廣闊世界,接受到全面的文化教育。7月3日,記者走進獅子口小學,學生已經放假,在學校的戶外黑板上,老師和學生“一日一練”的書法字跡仍清晰可見。
實施快樂教育,開展戶外課堂。時想努力培養學生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快樂玩耍,引導學生玩出興趣、玩出創意、玩出精彩。他帶領學生們一起種植花草、開展游戲大戰、參加公益活動、參加趣味夏令營……讓孩子親近自然,用腳步丈量家鄉的田野,用眼睛欣賞家鄉醉人的美景,用心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時想堅持每周抽出兩三節課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讓孩子們既學習又快樂,努力給孩子們創造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追逐職業夢想 著力持續成長
卓越來自每天的努力。7年來,時想自費購買了1000多冊圖書,永不懈怠地閱讀;自費參加各種培訓,積極向專家名師學習,努力在專業上快速提升。他潛心作文課堂,參與主編了《童喜喜說寫手帳》10本書,成為童喜喜說寫課程核心講師,他還入選為新教育網絡師范學院種子教師、河南省鄉村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學員,被聘為周口師范學院“國培計劃”培訓團隊講師。在全縣優質課和演講比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在省教育廳師德論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7年鄉村校園堅守,無怨無悔。7年的辛勤耕耘,終有花開枝頭、果碩金秋。2017年至今,時想先后獲得了“TCL希望工程燭光獎” “馬云鄉村教師獎”,日前成為“河南最美教師”候選人之一。
鄉村教育任重道遠,年輕的時想路還長,祝福他高歌奮進永不停歇!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