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白山黑水鑄忠魂
在烽火連天的抗日戰場上,他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與日寇周旋于冰天雪地之中,戰斗在白山黑水之間,有效地牽制了日本關東軍,配合了關內抗戰,展現了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民族精神。
1940年2月,在與日偽軍的戰斗中,他忍住饑餓和寒冷,只身奮戰,堅貞不屈,壯烈殉國,年僅35歲。
他就是民族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探訪
槐樹繁茂英雄流芳
出駐馬店市區往南5公里,京廣鐵路的東側有一個名叫李灣村的小村莊,這就是楊靖宇出生的地方。李灣村原屬確山縣,如今隸屬于驛城區古城鄉,這里建有“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舊居紀念館”,院子里楊靖宇幼年親手所栽的一棵槐樹,依然枝繁葉茂。
紀念館的守門人白建軍今年46歲,也是李灣村人。他說起楊靖宇的事跡,如數家珍。
白建軍說,楊靖宇出生于1905年2月,原名馬尚德,他勤奮好學,后來考入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并在那里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受黨組織的派遣,楊靖宇回到家鄉組織農民運動,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成為很有影響的農民運動領袖。第二年,他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9年,他告別母親和妻子、兒女,奔赴東北。
楊靖宇到東北后,化名張貫一,到撫順煤礦領導工人運動,與侵占煤礦的日本礦主進行斗爭。九一八事變后,他先后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不久又兼任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
52歲的李立斌如今是靖宇縣楊靖宇將軍殉國地管理處主任,也是國內較有名氣的楊靖宇將軍研究方面的專家。他說,1932年11月,馬尚德化名楊靖宇,以中共滿洲省委代表的身份來到南滿,整頓各縣黨組織、抗日游擊隊和義勇軍。當時,黨領導的磐石游擊隊剛剛經歷一場大的戰斗失敗,隊員情緒低落。楊靖宇來到游擊隊后,抓訓練,鼓士氣,并帶領游擊隊一舉消滅了對當地抗日力量有巨大威脅的一支偽軍。于是,磐石游擊隊在當地抗日力量中名聲大震,楊靖宇的大名也開始傳播。隨后,楊靖宇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為中心的抗日游擊區。
1933年9月,楊靖宇領導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獨立師,任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2月,他又聯合其他16支抗日武裝成立了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1934年1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6年春,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軍長兼政治委員。
游擊
神出鬼沒善出奇兵
確山縣民政局原局長張群良今年70歲了,曾與人合著《楊靖宇將軍的故事》。他說,楊靖宇指揮大小戰斗數千次,表現出非凡的游擊戰軍事才能。最能體現楊靖宇指揮藝術的戰斗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三打邵本良,一個是南滿大迂回。
邵本良原是東北軍的一個團長,后來投靠日本當了偽軍團長,因殺抗聯志士“有功”又當上少將剿匪司令,有“東北第一厲害”稱號。
1933年的秋天,日偽軍2萬人向磐石抗日根據地撲來。楊靖宇率主力部隊突圍后,直搗邵本良占據的一個據點——柳河縣三原浦,繳獲大量糧食和武器彈藥。
這一打邵本良,震動了南滿。
很快,邵本良帶領部隊和2000多日本兵,對楊靖宇的部隊形成了包圍態勢,但卻不敢往深山密林里打。誰都知道楊靖宇是“山林之王”,要想進山打他恐怕不容易。那怎么讓楊靖宇出來呢?邵本良虛發了一封給上級的信,信中假稱東部有他的重兵,然后又故意讓這封信落入楊靖宇的手上。楊靖宇得到這封信后,看穿了邵本良的把戲,決定將計就計,也發出了一封給部下的假信,并故意讓邵本良將信得去。信中說,打算從西部突圍出去,讓部下來配合。
邵本良中計,再次被襲。這是二打邵本良。
1937年8月,楊靖宇在邵本良的必經之地——四道江布下埋伏,再次大敗邵本良。
體現楊靖宇指揮藝術的第二場戰斗是南滿大迂回。
從1935年的8月到12月,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楊靖宇孤軍南征,在敵人統治嚴密的地區迂回行進1000多公里,東至中朝邊境,南到遼南,西到本溪,到處開花,創造了東北抗日游擊戰爭史上極為光輝的一章。
日偽越討伐,楊靖宇的名聲越響,抗聯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1936年6月,抗聯第一軍、第二軍合并為第一路軍,楊靖宇任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
楊靖宇的抗聯隊伍似一把尖刀插在敵人的心臟,動搖了日偽的反動統治。
殉國
只身奮戰堅貞不屈
三道崴子在如今的靖宇縣城西南6公里處,原是一條普通的山溝,因為楊靖宇將軍在這里壯烈犧牲而名揚中外。
楊靖宇領導的抗日隊伍成為日偽的心腹之患后,日偽制定了“三年肅政計劃”,打算利用1934年至1936年三年間,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全面行動,讓抗聯無立足之地。
日偽軍采取的一個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設置“集團部落”,把原來分散居住的居民及各界人士統一起來集中居住,當地農民稱之為“歸大屯”。
實行了“集團部落”后,根據地、游擊區成了無人區,“抗聯”與群眾分離了,從此野菜樹皮是食糧,餓死凍死的比戰死的多。
李立斌說,楊靖宇將軍壯烈殉國,與這種形勢的變化有關,更與一師師長程斌叛變投敵有關。
1938年7月的一次戰斗中,程斌被圍,率領100多人投降了日偽。程斌投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敵人摧毀了抗聯的補給生命線——密營。密營是抗聯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營地,儲存有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賴以生存的物資。程斌將知道的70多個密營破壞殆盡,一夜之間,楊靖宇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
到1939年年底第一路軍僅剩400多人。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楊靖宇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到了最后,他身邊僅有6名戰士,其中4名負傷。楊靖宇知道自己的生命不長了,他下令4人轉移。后來,他派了剩下的兩名戰士去村落里找些吃的,下山后,兩名戰士被日偽軍殺死。2月23日,楊靖宇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三道崴子遇到4個當地農民,楊靖宇給了錢,讓其中一人幫忙買些食物和棉鞋。那個人回大屯泄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迅速包圍楊靖宇,并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楊靖宇被叛徒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
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傳承
抗聯精神薪火不滅
楊靖宇離開家鄉到東北之后,反動派不斷地報復他的家人,抄家燒房。楊靖宇的母親和妻子帶著家人東躲西藏,艱難生活。
楊靖宇的母親在抗戰初去世,他的妻子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后也因病去世。
全國解放后,中共中央一方面安排隆重安葬公祭楊靖宇,一方面多方尋找楊靖宇將軍的后人。
1951年夏季,中共黑龍江省委調查組找到了楊靖宇的兒子馬從云和女兒馬錦云。
馬從云從信陽鐵路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鄭州鐵路局材料廠工作,馬錦云被安排到鄭州鐵路局托兒所工作。工作期間,馬從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嚴格要求自己,從不要求特殊待遇。1964年8月,馬從云因公犧牲,年僅37歲。馬錦云在1986年因病去世。
馬從云有3個兒子,兩個女兒。最小的兒子就是現年50歲的馬繼民,如今是鄭州鐵路局材料廠的一個車間副主任,同時被聘任為靖宇縣縣長助理,負責紅色旅游工作。
馬繼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05年,爺爺百年誕辰時,靖宇縣邀請他去當地宣傳抗聯的紅色精神,連著講了三個月,嗓子都啞了。馬繼民說,傳承英雄精神,是抗日英雄后代的一種責任,不管時代如何不同,都不能忘記那段歷史、那一代人的付出,這種精神值得傳承。⑨10
楊靖宇大事年表
1905年2月13日
出生在駐馬店市驛城區(原確山縣)古城鄉李灣村一個農民家庭里。
1923年秋
考入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開始接觸馬列主義,參加反帝愛國活動。
1927年2月
當選為確山縣農民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
1927年6月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秋
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革命活動,其間3次被捕入獄。
1929年7月
接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領導煤礦工人運動。8月,遭敵逮捕,堅貞不屈。
1932年
九一八事變后出獄,整頓各縣黨組織、抗日游擊隊和義勇隊,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
1936年春
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軍長兼政委,領導開創了南滿抗日武裝斗爭的新局面。
1938年下半年
敵人開始重兵“圍剿”抗聯部隊,斗爭異常艱難。
1940年2月23日
與日偽敵人激戰,壯烈犧牲。
策劃 趙鐵軍
統籌 王國慶 肖建中
執行 于為民 史家軒
龐向輝 萬川明
劉海濤 尹紅杰
責編 楊萬東 陳 慧
美編 單莉偉 劉 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