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當年恩情七旬老人尋“大哥”
摘要:□晚報記者 高琳琳本報訊 50多年前,兩名年齡相仿的學徒在一起工作,結下難忘的情誼。昨日,市民張兵向記者求助,希望能幫他找到當年一起在安陽工作的“大哥”劉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本報訊 50多年前,兩名年齡相仿的學徒在一起工作,結下難忘的情誼。昨日,市民張兵向記者求助,希望能幫他找到當年一起在安陽工作的“大哥”劉丙林。
在安陽當學徒時相識
張兵說,50多年因為家里窮,母親托人為他在安陽找了一份當學徒的工作。
那時,運輸工具比較落后,牛車、驢車、馬車是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安陽老城內和城關的主要道路兩旁,大都設有招待行人、車輛的車馬店。
“那時安陽大的車馬店能停放上百輛馬車,小的車馬店能停放一二十輛馬車。”張兵回憶,他的主要工作是打雜和喂馬,有時候也到主人家幫忙。
在那里,張兵認識了比他大兩歲的劉丙林,對方是南陽人,父母因病去世,四處打工維持生計。
“他比我有經驗,從來沒有因比我來得早而看不起我,還時常教我如何干活節省時間和體力。我騎馬也是他教的。”張兵告訴記者。
危急時刻“大哥”救助
“我們同吃同住,脾氣也合得來,很快就成了好兄弟。我還認了他當大哥。”張兵說。
后來,父母為張兵介紹了一門親事,他就從安陽回了老家,從此再也沒見過劉丙林。
“我今年71歲。雖然我們已經50多年沒有聯系,但他對我的恩情我至今仍記得。”張兵說,當年有一天晚上,店里的幾匹馬突然驚了,不停地嘶叫,而且試圖掙脫韁繩往外跑。因為自己的職責就是管理好馬匹,情急之下,張兵死死拉住韁繩不松手。不料一匹馬朝他的頭部狠狠踢了一腳,他當時就暈倒在地。
事后張兵才知道,自己暈倒后,幾匹馬掙脫了韁繩向外跑。眼看其中一匹馬就要踏上他的頭部,危急時刻,劉丙林猛然撲倒在他身上,幫他躲過一劫。
為救他,劉丙林的腰被馬踏傷,很長時間才恢復。
如果沒有對方相救,自己或許早已不在人世。張兵一直對“大哥”劉丙林心存感激,至今難忘這份恩情。“我想找到他,和他敘敘舊,感謝他當年的救命之恩。”張兵說,希望自己多年的愿望能早日實現。
如果哪位市民認識安陽的劉丙林,請及時與本報記者聯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