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和他的生態蛋鴨養殖場
摘要:本網訊(通訊員 孔濤)近日,筆者走進汝南縣三橋鎮溱頭河村生態蛋鴨養殖場,看到這里環境宜人,空氣清新,四周分布五、六個水塘,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上萬只蛋鴨在塘中戲水
本網訊(通訊員 孔濤)近日,筆者走進汝南縣三橋鎮溱頭河村生態蛋鴨養殖場,看到這里環境宜人,空氣清新,四周分布五、六個水塘,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上萬只蛋鴨在塘中戲水、覓食,塘邊種植的蔬菜濃綠、瓜果飄香,呈現一派田園好風光。
正在忙碌的生態蛋鴨養殖場場主李猛樂呵呵地說:“目前蛋鴨養殖場總投資160多萬元,面積60多畝,建有簡易房12間,水塘6個,鴨棚7座,每座棚500平方米,存欄‘河北紅金錠’等品種蛋鴨2萬多只,年創效益80多萬元。”
李猛是一位80后退伍兵,2006年在江西武警部隊入伍,2014年退伍后,決心在家鄉干出一番事業,實現人生價值。他家住溱頭河村,溝河較多,草水充足,非常適宜養殖蛋鴨。經過多方考察,他認為蛋鴨行情好,市場潛力大,便下定決心發展蛋鴨養殖業,走生態養殖之路。于是,李猛自費學習掌握了養鴨技術,得到了親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2016年初,他投入資金20多萬元,建起了溱頭河村“老兵莊園”生態蛋鴨養殖場。
李猛介紹說,為提高蛋鴨產蛋率,他每年更換一茬蛋鴨,每只鴨平均每天產1枚蛋,每年產蛋350枚左右,目前市場鴨蛋價格每斤6.2元,每只蛋鴨年收益330元左右。他喂養的蛋鴨都是吃的溝塘里青草、小魚蝦等“活食”,因此,所產的鴨蛋都是天然無公害的,市場供不應求。
2007年,李猛在鎮、村干部的支持下,成立了溱頭河村蛋鴨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養殖基地+貧困戶”的幫扶方式,帶動本村及周邊貧困戶增收,發展推廣蛋鴨養殖業。養殖場與養鴨戶簽訂養殖合同,負責提供幼鴨,上門免費傳授養殖技術,按照市場價回收鴨蛋。目前已發展蛋鴨養殖戶13戶,涉及附近沙口、杜莊、姚莊等村以及留盆、板店、古塔等鄉鎮的群眾,養殖蛋鴨總量6萬多只,年創效益200多萬元。
為幫扶本村37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李猛采取入股分紅的方式,由每戶貧困戶入股資金1000元,2017年底,每戶貧困戶分紅500元。同時,李猛還招收貧困戶6人在農場務工,每人月工資1500元。溱頭河村貧困戶侯小旺高興地說:“李猛的合作社去年給俺股金分紅500元,今年俺在他的農場打工每月1500元,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了!”
為適應市場需求,李猛決定在鴨蛋上進行深加工,打造綠色食品。他先后去河北、四川等地考察,最后選定到廣西北海學習秘制五香烤鴨蛋技術,他回來后購置了加工設備,開始加工五香烤鴨蛋,注冊“溱頭河”牌商標。
五香烤鴨蛋是香料、草木灰混合做出的,有五香的味道和特有的焦糊味,吃起來沙沙的,讓人回味悠長,唇齒留香。現在,李猛的五香烤鴨蛋成了消費者喜愛的美食,產品銷往駐馬店、鄭州、武漢等城市的酒店、超市,訂單絡繹不絕。
“下一步,我在發展擴大蛋鴨養殖業的同時,拉長產業鏈,在五香烤鴨蛋加工上下工夫,把產品做大做強做優。”李猛信心滿滿的說。
責任編輯:k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