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端午文化中汲取時代進步的力量
摘要: 傳統文化是民族智慧的實踐與結晶,而傳統節日則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時代的光芒,彰顯其莊重的儀式感與厚重的歷史感。作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的端午節,正是因為她匯聚著億萬中華
傳統文化是民族智慧的實踐與結晶,而傳統節日則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時代的光芒,彰顯其莊重的儀式感與厚重的歷史感。作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的端午節,正是因為她匯聚著億萬中華兒女深厚的價值期許與美好祝愿,才讓這個千年文化節日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依然煥發著歷史的光芒。因此,過好傳統文化節日,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弘揚時代精神的創新。
追本溯源,方能更好理解端午節日文化。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亦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或浴蘭節,它緣起于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部落舉行的圖騰祭祀活動,并伴有龍舟竟渡祭祀的習俗而逐漸擴散、發揚。因此,作為漢文化的重要載體,端午節文化也廣泛流行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越南等國,特別是漢字文化圈國家。正是因為端午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廣泛的社會影響,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初心不忘,方能更好領悟端午節日文化。作為傳統中國文化節日的端午節,它不僅寄予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與向往,還有著對華夏歷史名人的追思與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正是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抱石投江而銘愛國之志,因此端午節也成為表現家國情懷的歷史佳話。而在其他地區,端午節亦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名人的寓意,雖然紀念者有所不同,但這些歷史名人無一不是中國優秀歷史文化及道德品格的代表者和集大成者,在他們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品格,更看到為中華民族興盛強大而不懈奮斗的民族意志與初心。
傳承創新,方能更好弘揚端午節日文化。如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一直都是社會普遍關注的議題,特別是隨著“洋節日”的大量引入與擴散,如何在新時代中傳承中華傳統民族節日更是成為中國文化傳承發展的重大議題。無疑,傳承是基礎,而創新則是關鍵。文化節日的社會意義在于它能夠通過節日儀式影響民眾心理,使其凝聚文化向心力,但節日載體的傳統性與社會生活的時代性之間的差距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國傳統節日的內聚力,這就需要我們從內容、形式與載體的創新上做出更多努力和實踐,從端午節日文化中不斷創新創造出更多的精品,以此弘揚實現民族復興的時代精神,匯聚時代進步的全新力量。
(南昌社科院 戴慶鋒)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