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家庭醫生”李軍建
摘要: □晚報記者 蘇 玲 通訊員 蘇兆德70后鄉村醫生李軍建,被鄉鄰們譽為新時代的好醫生、百姓健康的“保護神”。他出身醫學世家,外出學成歸來,在家鄉平輿縣郭樓鎮
□晚報記者 蘇 玲
通訊員 蘇兆德
70后鄉村醫生李軍建,被鄉鄰們譽為新時代的好醫生、百姓健康的“保護神”。他出身醫學世家,外出學成歸來,在家鄉平輿縣郭樓鎮三陳村李莊村開了一家衛生所,用青春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新時代“鄉村醫療的守望者”之歌。

李軍建正為患者看病。
白手起家創事業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李莊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所采訪。在診療室內,李軍建正忙著為患者看病。診療室布置得很溫馨,空調和現代化的理療設備應有盡有。
生于1974年的李軍建,本科學歷,中醫醫師。1992年高中畢業后,他選擇了學醫。拿到醫學本科證書后,他選擇了回家當一名鄉村醫生。
他白手起家在本村辦了一所簡易的衛生所。一個聽診器、一臺血壓計、一個條幾改制的儲藥柜和一個行醫箱,便是他的全部家當。衛生所開張后,村里男女老少,有個頭痛腦熱的都來找他看病。隨著他的名聲越來越響,病號也越來越多。
2008年,他投資50多萬元在自家宅基地上建了一座500平方米的診療大樓,添置了B超機、血液檢測機、霧化器等醫療設備,并安裝了寬帶,開展網絡診療。
情系家鄉貧困戶
李軍建出身醫學世家。他的爺爺和三爺都從事的是醫療行業,父親李小德是一位精通醫術的退伍軍人。受家庭影響,李軍建從小立志繼承祖業,治病救人。
從2008年開始,李軍建先后到北京等大城市學習達摩正骨技術、衡易針術等。
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和鉆研,他熟練掌握了莽針液體超微針等醫療技術,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他除了承攬村民新農合醫療報銷業務外,還開展了為貧困戶、五保戶、留守老人及兒童簽約扶貧就醫項目,定期到20多名簽約病人家中巡診,使一些生活、經濟困難的病人及時得到救治。
醫德醫技傳美名
記者來到李軍建衛生所二樓的書房,迎面看到博古架上擺著鈞瓷,墻上掛著幾幅書畫作品,書桌上整齊地擺放著筆墨紙硯, 旁邊桌子上堆放著厚厚的宣紙,滿屋散發著墨香。這些,讓人感覺李軍建不是一般的鄉村醫生,而是一位有文采、有品味的文化人。
李軍建的妻子姚小慧告訴記者,李軍建對醫術精益求精,多次被市、縣衛生系統評為“優秀鄉村醫生”、“先進工作者”等。
“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祖父流傳下來的醫療事業,把畢生的精力獻給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結束采訪時,李軍建說。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