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南:寧死不屈真烈士
摘要:新華社武漢5月28日電(記者 黃 艷)初夏時節的洪湖,荷葉田田、湖風陣陣,一浪打過一浪的湖水,仿佛述說著曾經在這里拋頭顱、灑熱血的紅色故事。洪湖“紅五子”的
新華社武漢5月28日電(記者 黃 艷)初夏時節的洪湖,荷葉田田、湖風陣陣,一浪打過一浪的湖水,仿佛述說著曾經在這里拋頭顱、灑熱血的紅色故事。洪湖“紅五子”的故事在洪湖地區流傳甚廣。“紅五子”之首劉紹南鍘刀之下不變節,給這魚米之鄉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力量。
劉紹南,別名劉自棠,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沔陽縣戴家場土地溝(現屬湖北洪湖市)一個封建地主家庭。1924年考入武漢中華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受黨組織派遣,劉紹南回家鄉發動和領導工農革命運動,先后任中共沔陽縣委委員、沔南區區委書記、沔陽臨時縣委書記、中共湘鄂西黨委書記兼武裝總指揮等職。大革命失敗后,劉紹南等繼續堅持地下革命斗爭。
1928年夏,紅十六師挺進湘西,劉紹南留守洪湖。國民黨反動軍閥與土豪劣紳互相勾結,對根據地進行了瘋狂報復,大肆“清剿”、捕殺共產黨員和工農運動骨干,重金懸賞捉拿劉紹南等領導人。
被捕后,面對敵人高官厚祿的收買,劉紹南不為所動,堅決斗爭;面對敵人非人酷刑的折磨,他錚錚鐵骨,威武不屈。敵人無計可施、惱羞成怒,押著劉紹南游鄉,他一路上慷慨激昂地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
臨刑前,敵人企圖以他的妻子正懷有身孕、父母年過半百勸降劉紹南,被劉紹南嚴詞拒絕。刑場上,劉紹南高唱起自己在獄中寫下的《壯烈歌》:鍘刀下,不變節。要殺就殺,要砍就砍。要我說黨,我決不說!殺死我一人,革命殺不絕。直到流盡了,最后一滴血,眼睛哪肯把敵瞥!寧死不屈,烈!烈!烈!
劉紹南的英雄事跡影響著一代一代的洪湖人。他所在的村子,后來更名為紹南村,他的故居也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青年學生前來瞻仰祭奠英烈。
在洪湖市民政局工作的劉紹南之孫劉圣告訴記者:“先輩們的鮮血換了我們后來的生活,爺爺的故事也形成了我們家的家風——先國家再有小家。從我父親到我,我們都繼承爺爺的遺志,以黨和國家的事業為重,以大局為重,嚴于律己,勤政廉潔,做一個為民服務的好公仆。”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