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四初級中學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側記
摘要:“把孩子交給老師我們放心”——市第四初級中學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側記□晚報記者 胡智慧 郭建光 文/圖去年暑假以來,市第四初級中學和市第七初級中學
“把孩子交給老師我們放心”
——市第四初級中學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側記
□晚報記者 胡智慧 郭建光 文/圖
去年暑假以來,市第四初級中學和市第七初級中學組成教育集團,邁開了均衡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第一步。面對剛吸收進來的七中老師和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校長祁玉梅一個一個與他們談話。她語重心長地說:“在四中做教師,要甘于付出,可能你付出了,也不一定有回報。但如果你不全身心付出,更不可能有回報。”在祁玉梅的關切下,這部分注入四中的“新鮮血液”奮起直追,快速成長,很快融入四中強大的教師隊伍,成為四中這艘教育航母上的一分子。
四中年輕教師在一起交流學習。
老師考試,難忘那個火熱的暑假
你見過學生考試的,可能沒見過老師與學生一樣一人一桌做中招試題的。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的老師文智華,對去年暑假參加的這一次考試記憶猶新。
去年7月24日至28日,學校對100多名近5年來調入的教師開展了以“優秀教師成長故事、新課標學習驗收、教材集體分析備課、說課展示互動體驗、中考試題研做講評、示范微課風采、培訓活動表彰總結”等為主題的集中培訓,使學校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升、教育教學理念得到了轉變,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及團隊協作的水平不斷提高。
當時學校組織各學科組老師做近3年的中招試題并進行中招試題分析。每天上午,老師們埋頭做題并做分析,下午根據學科特點講評命題特點、試題的解法,以及這一類中考題在教學的不同年級如何逐步解決。通過這樣的方式探索命題規律,研究命題方向,更有利于把握考試重點,明確教學方向,提高復習效率。研究中考題的目的是讓老師體會“課標-教材-中考題”是如何有機結合的。
說課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比賽分為兩輪進行,初賽在組內進行,25日下午、26日上午組內每人參與兩輪抽簽說課,然后點評,各組選出18位優秀選手進入復賽。
老師曾彩霞的普通話標準,聲音悅耳,值得學習。老師郭斌的課件制作精良,課上演示實驗生動有趣,許多環節值得借鑒。老師陳雅瓊自信大方,儀態優雅。老師呂紅語言組織能力強,過渡自然。
為進一步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 該校舉辦了首屆教研論壇暨2017年度教研活動總結大會。研討會上,教導處、教研組明白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即明確工作思路,找準工作著力點。四中的發展需要班主任和教研組長“雙輪驅動”。教研活動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教研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有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自己,使教師自覺地參與到教育改革中來。市四中各學科教研組長從說課、聽課、評課、分享好題、好課,防差、轉差等方面進行了總結。
行百里者半九十。這里的每一位老師經歷過中考般的洗禮,迅速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教法。其實,這些培訓是四中多年來給新入職教師所上的必修課。
“老師,您抱抱我吧”
正處于高考沖刺階段的王歡在忙碌之余不忘給市第四初級中學曾經的“老班”郭萍發條短信,告訴老師自己目前的狀態很不錯,讓老師放心。
“兒行千里母擔憂。雖然我不是學生的母親,但經過初中三年的相處,學生和老師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王歡就是一例。”提起這名曾經的“問題”學生,郭萍十分感慨,“幾年前,學習成績優異的王歡成績直線下降。我經過了解得知正值青春期的她喜歡上了班里的一名男同學。因遭到對方拒絕,王歡產生了自卑情緒,三番五次請假不上課,甚至連續5天不來學校。”
郭萍決定上門家訪。“敲王歡家的門沒人吭聲,我知道王歡在屋里,就一邊敲門一邊喊她的名字。最后,她走到門后,仍舊不開門與我交談。我也是50多歲的人了,站得時間長了,腿變酸了、麻了,可是想著既然來了就不能輕易放棄。我與她隔著門交流了1個小時,終于消除她的顧慮。她打開了門,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您能抱抱我嗎?’” 郭萍說,她當即緊緊抱著王歡安慰一番。隨后郭萍和王歡坐在一起談人生、談學習、談自己的理想。最后,王歡被老師的真誠所打動,決定第二天到學校上學。
郭萍告訴記者,她的良苦用心感動了王歡,王歡從此奮起直追,中招考試時考出了優異的成績。
老師就是學生心目中一盞不熄的阿拉丁神燈,燈光照射到的地方就會有溫暖。和班主任郭萍一樣,四中的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一顆火熱的心,溫暖著每一個學子的心。
拜師學藝,良師出高徒
哪里有地理專家講課,就奔赴哪里;哪里有新教法,就去哪里取經,回到學校后潛心研究。四中地理教研組組長王秋紅是這樣做的。
原本2018年中考要考地理、生物,可是學校領導發現,學校這兩科的教學成績和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我們向鄭州市地理教研員王祎君請教,可我越聽越迷茫。”提起當時的情況,王秋紅說,她很著急,就多次到開封、鄭州聽專家講課。
“越聽越覺得我們與省城的地理教學差距大,我的緊迫感就越強。”王秋紅說,回到學校后她就與同事抓緊時間研究專家的出題思路。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有一次聽說鄭州七中有一堂地理公開課,王秋紅就和同事一起坐火車趕到鄭州七中,中午就蹲在學校門口直到學校開門,下午聽完課就乘火車趕回來,馬不停蹄地研究人家的思路。
多學善思的王秋紅在地理教學方面的成績引起省里相關部門的注意,以至于后來成為省專家庫成員,為省城的初中學生出地理試卷。
其實像王秋紅這樣外出學習在四中已經成為常態。去年11月1日下午3時,四中剛上完第一節課的42名老師匆忙坐上停在學校門口的大巴趕赴鄭州外國語中學觀摩學習。邊走邊看邊記,老師們還走進課堂觀摩,隨后與該校骨干教師進行交流。為保證第二批學習的老師11月2日按時出發,第一批老師于11月2日中午回到學校,第二批老師上完課后坐上大巴奔赴鄭州。
打鐵還得自身硬,這不是一句空話。該校副校長楊兵說,四中的每一位教師,在均衡發展旗幟的引領下,都快速成長為素質教育的中堅力量。
經典誦讀
學校一道亮麗風景線
今年3月,市民張先生第一次與兒子一起站到舞臺上,齊聲朗讀《念奴嬌·赤壁懷古》。
看著臺下幾千名師生,站在臺上的張先生和兒子一起滿懷激情地跟著音樂大聲朗讀。朗讀聲飄得很遠,坐在臺下的老師掏出手機連忙拍下這難忘的場面。
去年寒假,學校布置了30篇必背的經典篇目,由于是親子共讀,也對家長作了硬性要求。新學期開學后,為了檢驗親子共讀的成效,學校舉行了這場別開生面的經典誦讀比賽。
尊其師才能信其道。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將對學生的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是一門學問,更是壓在該校七年級語文教研組組長宋會馳心頭的一塊巨石。參加比賽的是七八年級的學生,比賽前三天才抽簽決定每個班級上臺的誦讀篇目,然后是家長和學生一道進行排練。從服裝、道具到音樂的選擇,每一個細節,都是班主任“精雕細刻”的對象。這邊臺上在進行比賽,那邊候場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樹林里大聲背誦,唯恐因為自己表現不佳影響了班級的成績。
“書香校園是我理想中的校園。”該校副校長馬超提起學校組織的陽光少年誦經典、書香校園重傳承活動時,眼睛里泛著亮光。
用良心做教育,不僅是校長祁玉梅一以貫之的教育理念,也是四中領導團隊的核心教育理念。采訪中,很多家長對四中的老師都心懷感恩之情。一名家長說:“我們的孩子能遇上這樣的好老師是一生的幸運!我們把孩子交給四中的老師放心。”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