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確山縣:打造旅游產業
摘要: 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確山縣:打造旅游產業報業融媒記者 徐小防 文/圖 一艘小船,同行幾人,劃槳荷塘內,感受湖水的絲絲涼意,輕吻盛開的荷花;約上親朋好友
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確山縣:打造旅游產業
報業融媒記者 徐小防 文/圖
一艘小船,同行幾人,劃槳荷塘內,感受湖水的絲絲涼意,輕吻盛開的荷花;約上親朋好友,來到田間采摘成熟的果實,體驗農家的快樂;獨坐釣魚臺,看著靜謐的河水,一切煩人拋到九霄云外……
以上是確山縣“夢里水鄉,美麗常莊”田園綜合體項目中的場景,再過些時日,這里描繪的場景就將實現。
項目正在建設
旅游發展 “三氣”匯聚
日前,記者在該項目綜合體項目現場看到,景觀區已經快完工,屆時規劃打造的400畝生態采摘園,將交由流轉土地的農戶經營。同時,搭配水肥一體化智能自動控制中心的3900平方米玻璃溫室、1.3萬平方米雙膜拱棚也將面世。
近年來,確山縣確立了“旅游立縣、旅游富民”的發展思路,以創建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以培育紅色、軍事、休閑、度假、養生等旅游業態為重點,大氣魄頂層設計,大范圍整合資源,大手筆規劃建設,大力度破解難題,闖出了一條脫貧攻堅、城市建設、新型農業、生態環境等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綠色崛起的新路子。
總的來說,該縣旅游發展匯聚了“三氣”。匯聚了財氣。從基礎數據來看:該縣旅游指標一直呈快速遞增狀態。從帶動群眾增收來看:目前,全縣共有“農家樂”200多家,匯聚了名氣。“紅色圣地”竹溝鎮、“養生福地”老樂山、“翡翠畫廊”天目山、“中原漓江”薄山湖、“確山鐵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是匯聚了地氣。現在的確山縣,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基礎設施更完善了,形成了一副“自然山水相擁、生態文化交融”的優美畫卷。
雙膜拱棚
旅游經濟日益壯大
生態資源、軍旅資源、紅色資源、歷史資源交相輝映,是確山發展旅游獨特的稟賦。“確山的優勢在旅游,潛力在旅游”、“旅游立縣、工業強縣”,已經成為縣委、縣政府和全縣人民的共識。
近年來,縣財政先后投入5億多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 “四路五區”旅游發展大框架。“四路”,即商桐路沿線、任瓦路沿線、s334公路沿線、天目山公路沿線;“五區”,即老樂山生態旅游度假區、薄山湖觀光度假區、竹溝和孤山沖紅色旅游區、以竹溝為核心的鄉村旅游示范區、縣城旅游綜合服務區。另一方面,謀全域。主要是點、線、面結合推進,成鏈成環。堅持政府籌資、招商引資、市場融資、民間投資“四輪驅動”,同向發力。
該縣極力打造全域旅游,對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資源的全面整合,是旅游業的跨界發展、融合發展和全覆蓋發展。圍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主線,本著連片化、規模化、景觀化的原則,實現旅游業與特色農業有效融合。
旅游+扶貧雙贏
確山縣重點是在“四路”沿線區域著力培育一批超1000畝的賞花農作物、賞花中藥材、花木基地、采摘園。目前,留莊稻田藝術公園、竹溝關溝農家樂、千年嶺農耕文化園、瓦崗常莊世外田園等已基本形成品牌旅游產品,這些旅游產品和老樂山、薄山湖、竹溝紅色旅游景區優勢互補,相輔相生。充分挖掘道教文化、佛教及顏真卿文化、重陽登高文化、范長江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培育提升紅色文化和軍旅文化內涵,積極傳承、宣傳“確山鐵花”等非物資文化遺產,做活做強文化旅游。抓“旅游+環境”。堅持保護性開發的原則,將旅游景區景點建設與大氣污染防治、水系治理、生態廊道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城鄉既宜居又宜游,處處是風景,處處皆可游的全域景觀。抓“旅游+扶貧”。發展全域旅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重點實施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大旅游精準扶貧力度,增強貧困地區居民參與旅游發展的能力和動力,拓展旅游扶貧覆蓋面,擴大旅游扶貧的受益面。
“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下一步,我縣將以“旅游立縣、旅游富民”為發展思路,以創建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以培育紅色、軍事、休閑、度假、養生等旅游業態為重點,全面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服務水平,加快旅游產業轉型發展,助推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確山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級干部賈久用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