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軍甫的《余味集》有感
摘要: 最是余味無窮時——讀劉軍甫的《余味集》有感□劉康健汝南自古出詩人,尤以“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應旸為最。為此我曾多次去尋找王粲井和應旸故里,千
最是余味無窮時
——讀劉軍甫的《余味集》有感
□劉康健
汝南自古出詩人,尤以“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應旸為最。為此我曾多次去尋找王粲井和應旸故里,千年風云的滌蕩之處已是片瓦無存。有人指著淮府街的一條巷口說:“諾,這大概就是王粲井。”眼前,只是車水馬龍的一條通衢。哦,原來源源流淌著詩詞的王粲井,已經變成一條河了。在這詩歌的河流里,我讀到劉軍甫《余味集》帶著詩意的“余味”,躍入了當代詩歌界的星空里。何為“余味”?個中大有深意也。把卷持書待深更,方覺“余味”無窮盡。
余味一:有溫度的鄉土
《余味集》中的詩詞都是經受汝水洗禮的,是經過“周南”之聲浸淫的,才積攢下來的深厚而有力的言辭。“鄉土”這個平常的詞,在《余味集》里有了真實的溫度與深沉的情感,也為每一句詩詞找到了無限拓展的疆域。讀《余味集》感受最深的是作者的坦蕩情懷,很少有所謂的虛構、虛無與虛妄,作者的詩詞可與陶公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異曲同工。詩詞就是為了更好地抵達生活的本相,而不是矯情疏離。作為一個深深熱愛故鄉的詩人,作者的內心深處實際上帶著來自鄉村本土與生活本身的使命和希望。從作者每年都要回家過春節的行為,就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他的詩帶有汝河水的溫度和顯著的特征,所有的詩詞都帶有那里的本源。在越來越家園缺失的時代,詩人以頑強的回歸家園抵抗著缺失,以言說的在場實現詩意的棲居。《余味集》中那些腳踏實地充滿了泥土味與鄉村氣息的詩詞,使我們找到了鄉愁和慰藉。作者走入了汝河故鄉,“月到天中星辰好,日照懸瓠紫氣升。每登此山多感悟,胸有乾坤讀蒼穹。”家鄉記憶中的老屋,“槐草為檐泥作墻,擋風遮雨不蒼涼。心安陋室全家福,身居老屋壽命長。”訪宜春故城遺址,作者看到“當年宜春堪繁華,如今荒徑遍野花。衙門威風何處去,殘碑沉睡百姓家。”最感人的是作者對母親的思念,很多詩篇都是寫給母親的,如母親節逢雨,“蒼天有意亦作淚,人間孝道動地哀。陽光雨露日月照,乾坤難比慈母懷。”
余味二:詩意的棲居
在創作詩詞的過程中,詩人一定在尋找心靈的高度,掙脫物欲世界的束縛,讓身心飛升到澄澈空靈的空間。作者從政多年,退下來已是“料峭春風吹酒醒,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從作者的開篇年辭中可以管中窺豹,“經風經雨千帆過,知天知地萬事曉,月圓月缺幾輪回,花開花落知多少。”作者從內心里要尋找“詩意的棲居之地,”其他都是扯淡!“人去煙滅一場夢,生死枉費名利追。”作者尋找“詩意棲居”的方法就是行旅,在出行中閱讀大山大水,在大自然中寄放自己早已疲憊的身心,在天人合一中放飛心靈,在真實的背景、場景、心境中去構筑自己的詩詞,描寫所行走中見到的山水,看到的大自然中的生命之花,接觸到日常事物以及行旅中邂逅的人。作者一邊在自己的故土山水間行走、一邊觸摸云深不知處,及時地以詩歌把瞬間的感覺留住。所以,《余味集》中的具象都以空靈的詩意呈現,并與自己的心靈并置在高處,就像將天空與大地并置在一起那樣。“你夢寐以求的近在咫尺,已經與你照面。”(荷爾德林語)。“迎客松下游人醉,光明頂上百花艷。山如龍虎欲奮起,日月同輝耀宇寰。”雨中觀青海湖,給人的感覺十分獨特“海水生湖中,浩瀚波無驚。輕風攜細雨,低云舞青龍。空中鳥競飛,綠野石共生。旅人乘風去,欲仙悠然行。”走進呼倫貝爾大草原時,作者的心胸一下子變得無限開闊,“青青原上草,千里成大觀。綠色滿乾坤,白云自舒卷。游人唱雄風,牛羊近藍天。歸來何所悟,心曠胸自寬。”這些散發著泥土與人性氣息的詩句,透著那么一種氛圍,給人以親切溫潤的沉浸,就像作者自身透著一種骨子里的寬厚與溫暖。他熱愛生活,耐心寫詩,尋找著生命中詩意的棲居之地,而這在一切都是快速的當下是怎樣的彌足地珍貴啊!
余味三:獨特的生命觀照
每個人身上都帶有天生的鴉片,從生到死,都有光明與陰暗的時刻。懂得如何用智慧的雙眼洞見生活的真諦,化腐朽為神奇。作者照理說從政多年,對此應當有很多話要說,可是在《余味集》里很難找到關乎宦海的感受。瑞典詩人哈瑞·馬丁松說:“通過自然,通過自身的自然化,可以達到人類普遍之愛,即寧靜、平和、自由、開放。人不會疲于奔命,不會精疲力竭”。作者正是這樣的一個自然之子,回到自然中去,在自然中消磨掉物化的硬殼,以獨特的生命關照,修煉生命也發現詩詞。溫泉小鎮可以“愿將心靈放此處,輕松可去人間愁”。在李斯墓前,作者憑吊懷古,發出“臥龍崗上藏臥龍,李斯樓前尋遺風。千古名相功與過,枯草荒塚后人評。”近年寫駐馬店的文章詩詞不少,但《沁園春·駐馬店》卻有著不一樣的情懷,“天中天下天堂,冠華夏,驛城四海揚。贊風光獨好,碧波競秀,山林爭翠,沃野畫廊。天下糧倉,中原寶藏,物阜民豐魚米鄉。乾坤轉,正揚鞭策馬,發憤圖強。”《余味集》所給予讀者的“余味”還有很多,我想作者在未來生命的“余味”中,一定會不斷地去抵達自己向往的詩意的精神彼岸,追求自己此生擁有的生命家園與精神原鄉。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