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一農民用泥巴捏出“故事會”
摘要: □晚報記者 李玉榮 文/圖5月8日,一起床,鄒明乾就來到他的工作室。看著一件件活靈活現的泥塑作品,他伸出那雙粗糙的手,摸了摸剛完工的竹林七賢系列泥塑中劉伶醉酒的泥塑
□晚報記者 李玉榮 文/圖
5月8日,一起床,鄒明乾就來到他的工作室。看著一件件活靈活現的泥塑作品,他伸出那雙粗糙的手,摸了摸剛完工的竹林七賢系列泥塑中劉伶醉酒的泥塑,滿意地點了點頭,自言自語道:“不錯,不錯!”
今年56歲的鄒明乾是正陽縣慎水鄉丁莊村農民,40余年癡迷泥塑,每天與泥為伴。
鄒明乾在展示竹林七賢作品。
他捏的泥塑會“講”故事
“用心用情才能捏出一個擅于表達的泥塑。”鄒明乾指著臺面上的泥塑說,在捏梁祝系列泥塑之前,他無數次到汝南縣梁祝鎮收集創作素材、捕捉靈感。
“這就是梁祝系列泥塑。”鄒明乾一邊用手指著泥塑一邊說,《扮男出讀》、《同窗共讀》、《十八里相送》、《樓臺會》、《化蝶》……一個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經鄒明乾的手,用泥塑表現的場景把人們帶入故事中。
“這是竹林七賢泥塑系列。”鄒明乾說,竹林七賢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各異。他查閱資料,細心琢磨,動作、神情在他的想象中,像是穿越時空,把他帶入當時的場景,所以才捏出一個個形象逼真的人物,像是在講述一個個故事。
“在捏淮河文化系列泥塑時,我就到淮河岸邊,了解那里的風土人情。”鄒明乾說,他捏出的人民沏茶迎客場景的泥塑,被朋友帶到了國外。
“這是廉政文化系列泥塑。你看,《一錢太守》泥塑很有意義。”鄒明乾指著一個泥塑說,這是漢代清官會稽太守劉寵。他離任時,山陰縣很多老人來為他送行,并堅持要送他100個大錢。劉寵在萬般無奈下只收了一個大錢,留下了“一錢太守”的美名。
“這是和諧文化系列泥塑、這是歷史人物系列泥塑……”鄒明乾說,捏人物要抓住人物神韻 ,嘴巴張合、眼睛哭笑等每一個細節都要注意。
每一個作品就是一個故事,這么多作品就是“故事會”。
泥塑素材來源于生活
“小時候,泥巴就是我的玩具。”鄒明乾笑著說,加上祖輩從事泥塑藝術,耳濡目染,讓他再也離不開一堆堆的泥巴。
“平時看電視劇的場景、生活中難忘的回憶都成為我創作的靈感源泉。”鄒明乾指著一對老夫妻相依相伴的泥塑說,那就是他在公園里看到的景象,回來后,就創作出《白頭偕老》的泥塑作品。
“這是淮河岸邊收割稻谷的場景。”鄒明乾說,農民豐收的場景、晨起鍛煉恩愛的夫妻、街頭好人、電視中的八仙過海……這些源于生活的情景都被鄒明乾以泥人的方式展現出來。
“因為喜愛所以永不放手。”鄒明乾說,做泥塑很辛苦,也不為了掙錢,就是喜愛。
“用來制作泥塑的泥料是很有講究的,必須是河灘里河水淤積的細密泥。有時,為了弄到好的泥巴,我就租車到信陽、確山一帶拉泥土。”鄒明乾說。
“下一步,我將探索燒制泥塑,這樣容易搬運。”鄒明乾說,讓泥塑走向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用泥塑藝術講述百姓故事、講述中國故事。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