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打游戲幾個月花費萬元
摘要:□晚報記者 高琳琳本報訊“如果不是銀行一直向我催賬,我根本不知道孩子這幾個月打游戲,通過我的微信偷偷支付了萬元費用。”昨日上午,市民王女士向本報反映,因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本報訊“如果不是銀行一直向我催賬,我根本不知道孩子這幾個月打游戲,通過我的微信偷偷支付了萬元費用。”昨日上午,市民王女士向本報反映,因為自己對孩子監管不力,才上小學的兒子給她挖了一個大“坑”。
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微信綁定了銀行卡,平時購物大多是用微信支付的。由于自己平時工作忙,加上沒有記賬的習慣,所以對日常花銷只知道大概情況。從今年1月開始,她感覺每個月的銀行賬單比往常要多出幾千元,往往這個月剛還了款,銀行的催賬提醒就來了。
“我4月還了3月的欠款,沒過多久銀行又發了催欠短信,這才引起我的注意。”王女士說,回想起自己一個月的花銷,她感覺支出有些出入,隨即到銀行查看了自己的消費清單。看過之后王女士有點懵了,連續幾個月的支出中,有很多費用都不是自己消費的,而且好幾次都是一次性消費600多元。
詳細查詢之后王女士得知,這些費用都消費在游戲上,此時她才想起來兒子經常玩她的手機,而且知道她的支付密碼。幾個月下來,兒子在游戲上已經花費了萬元。
事后經過詢問,王女士的兒子說出了真相,而且稱他們班有很多同學都在玩游戲,他跟同學一起組隊,偷偷購買了許多裝備。
王女士說,她的微信實名制綁定了銀行卡,雖然付費后會有短信提醒,但都被孩子刪除了,這也是她沒有及時發現的原因。因為自己的監管不力,王女士既生氣又無奈,只好限制兒子玩手機,避免沉迷游戲。
小學教師黃倩認為,一些孩子缺乏自制能力,特別是男孩子面對一些游戲時容易沉迷。而在家長陪同方面,家長要做好自我檢討。孩子沉迷于游戲的心理因素有許多,缺少父母陪伴的孤獨感是引起孩子沉迷游戲的主要因素。家長與孩子互動多的家庭,很少出現孩子沉迷游戲的情況。反之,孩子就會在虛擬世界中尋求安慰。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