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十九世紀專利模型展巡展在清華大學開幕
摘要: 新華網北京4月27日電 26日正值世界知識產權日,“發明的精神——美國哈格利博物館與圖書館藏·19世紀美國專利模型展(巡)”巡展啟動儀式暨
新華網北京4月27日電 26日正值世界知識產權日,“發明的精神——美國哈格利博物館與圖書館藏·19世紀美國專利模型展(巡)”巡展啟動儀式暨“2017年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新獎學金”頒獎儀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引導我們回顧發明創新是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以及影響國家的走向。”魯曉波舉例介紹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后期人類近現代歷史上的發明,表達了發明創造事業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魯曉波說,18世紀末19世紀初,以瓦特、法拉第等代表的英籍發明家、試驗科學家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到了19世紀中后期,以西門子、拜爾、奧托等為代表的一批發明家也掀起了發明創造浪潮。19世紀中后期,以愛迪生、貝爾、西屋、特斯拉等為代表的發明家更是后來居上。
“清華大學希望通過本次展覽讓人們對科學與藝術的融合產生深刻的思考。”據介紹,“發明的精神:美國哈格利博物館與圖書館藏·19世紀美國專利模型展(巡)”展覽首站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展,展品包含了60件專利模型原件等珍貴展品。據悉,本次展覽由哈格利博物館與圖書館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同策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生團隊聯合設計。
巡展啟動儀式后,舉行了“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新獎學金2017年度頒獎典禮”。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新獎學金的設立旨在鼓勵探索中國藝術與科學教育融合之路,促進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的互動與互補,加強藝術與科學、真理與美的內在聯系,推動中國未來藝術與科學的發展,助力清華大學培養復合型的藝術與科學創新人才。在以往三屆評選中,清華大學各院系共計27位同學獲獎。2017年度,有7位同學獲獎。
當天下午,“專利質量與專利制度改革”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研討會上,國內外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齊聚,從專利客體界定、審查程序完善、產業政策創新等方面提出具體的提升專利質量的建議。
據悉,本次巡展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作為指導單位,由清華大學、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中國科技館聯合主辦。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