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幾招擺脫“電話恐懼癥”
摘要:你到底在害怕什么?教你幾招擺脫“電話恐懼癥”趙鵬 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趙鵬)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手機不離身”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
你到底在害怕什么?教你幾招擺脫“電話恐懼癥”
趙鵬
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趙鵬)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手機不離身”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但“接電話”卻是讓不少人恐懼的事情。日前,一則“你有電話恐懼癥嗎?新世紀社交禮儀:沒事別打電話”的微博引發網友熱議,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患有“電話恐懼癥”,并分享自己的癥狀:電話永遠處于靜音,看到陌生號碼就緊張,聽見手機鈴聲響就煩躁……那么,到底什么是“電話恐懼癥”?如果患有“電話恐懼癥”該怎么辦呢?
你有電話恐懼癥嗎?新世紀社交禮儀:沒事別打電話(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醫師袁勇貴在接受《揚子晚報》采訪時指出,所謂的“電話恐懼癥”其實是一種慢性心理應激障礙。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第九屆醫療健康專委會心理學組副組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桂嵐在接受人民網科普中國采訪時介紹,“電話恐懼癥”不是一個正式的診斷和疾病,但確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其通常有三個特征:
1、“患者”在進行與電話有關的行為時會出現超過客觀實際的負面情緒反應。比如在打電話、接電話,甚至聽見電話鈴聲時,會感到非常焦慮、恐懼等,而且這些情緒與實際危險極不相稱。
2、除了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外,“患者”還可能伴有慌張、冒汗等其它反應。
3、這些癥狀會反復出現,不會隨著一次電話結束而結束,同時,“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長期關機等逃避性行為。
為什么會患上“電話恐懼癥”呢?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醫院精神科主任姜振東在接受《長江日報》采訪時指出,“人們害怕的并不是電話,而是對電話背后隱藏的未知壓力感到不安。”姜振東表示,人們害怕接、打電話,很大程度上是害怕遭遇挫折,比如擔心辦不好領導交代的事,遭到呵斥、批評;求人辦事怕遭拒絕;怕家人以關愛的名義施加各種壓力等。
那么,如果患有“電話恐懼癥”該怎么辦呢?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要擺脫“電話恐懼癥”,首先應當調整自己的心態,查明對電話恐懼的真正原因,給自己信心,克服自己的恐懼情緒;其次,在打電話前,可以先打個草稿,把想說的話列個提綱,這樣就可以有條不紊地慢慢說,不會導致緊張到不知說什么;最關鍵的還是要讓自己放松心情,通過運動、旅游等散心來緩解恐懼心理。
此外,杭州五云山療養院院長駱宏在接受《杭州日報》采訪時介紹,要想擺脫“電話恐懼癥”,心理治療中的系統脫敏法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該方法通常包括四個步驟:1、掌握一些放松技巧;2、把自己出現電話恐懼癥的具體情境劃分等級;3、讓自己想像引起恐懼的情境,同時進行放松訓練;4、在實際情境中反復練習,逐漸從電話恐懼中脫敏。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目前的研究領域為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