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畫壇父子檔攜60余幅“花鳥蟲草”添春趣
摘要:陳永康父子二人的合作的4幅作品吸引許多觀眾。李凌攝中新網廣州4月7日電 (記者 李凌)著名嶺南畫派畫家陳永康攜子陳天碩共同舉辦的“一脈相傳”國畫展,7日上午在
陳永康父子二人的合作的4幅作品吸引許多觀眾。李凌攝
中新網廣州4月7日電 (記者 李凌)著名嶺南畫派畫家陳永康攜子陳天碩共同舉辦的“一脈相傳”國畫展,7日上午在廣州市陳樹人紀念館開幕。據陳永康介紹,當天展出的60余幅作品,均為父子二人近期所創作,以花鳥、昆蟲等為主角,“最美人間四月天,希望這些畫能為春天增添一些意趣。”
陳永康的“牡丹”深受大眾喜愛。李凌 攝
陳永康,廣東順德人,1944年出生于廣州。國家一級美術師,著名嶺南畫派畫家,作品多以花鳥為主,多次參加全國、省、市大型美展,曾赴美國講學,被國家人事部授予“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稱號。其子陳天碩自小受父熏陶,酷愛書畫,后畢業于廣州美院,師從著名畫家方師楚雄研修工筆花鳥,現為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
當天的畫展吸引了眾多的畫壇同行與觀眾參觀。據陳永康介紹,他的作品風格多為寫意,而兒子的則以工筆為主,“此次展覽的作品,既有大眾喜愛、象征富貴的牡丹圖,也有清新淡雅的水墨畫,而兒子的畫作則以工筆昆蟲居多,背景加入寫意的植物相配。”在他看來,兒子雖然自小受他熏陶,但在畫風上又吸取了其他畫家的風格和特點,父子二人的畫作,既有一脈相傳的理念,又有各具特色的風格,“希望他將來取得的成績比我更好。”
廣州畫院院長張紹城曾說:“陳永康具備了花鳥畫所有的功夫與能力,筆會揮毫有他就不會擔心那張畫會畫壞,不論在什么情況下他都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而陳天碩的作品濃淡有致,采用精勾細勒,平淡處得天真。
據了解,家學與師承在中國的傳統繪畫中歷來尤為重視,翻開《中國美術史》畫卷,其中薪火相傳的父子名家巨匠并不少見,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明代文征明父子文彭、文嘉等;如今嶺南花鳥畫家陳永康、陳天碩父子,父子搭檔傳為畫壇佳話。(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