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父親是子女的榜樣
摘要: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轉眼間父親已去世3年了,在這3年中,父親的身影無時不在我的腦海中閃現,除了思念的痛苦,還有與他共同生活留下的點點滴滴。”市民袁明說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轉眼間父親已去世3年了,在這3年中,父親的身影無時不在我的腦海中閃現,除了思念的痛苦,還有與他共同生活留下的點點滴滴。”市民袁明說,父親的養育之恩無以回報,他只能用簡短的文字來紀念,以釋自己心中之痛。
從小吃苦性格堅強
袁明說,父親是2015年4月4日早上,懷著對妻子兒女及所有親人的依戀,含笑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85歲。
父親在童年吃盡了苦頭。袁明的爺爺死得早,當年被偽保長打死后,家庭的重擔就全落在奶奶和父親身上。“我父親當時才12歲,兄弟四人中排行老大。”袁明說,父親13歲那年挑一擔柴火到市區賣。賣的錢買了鹽、洋油和洋火。
那一年袁明的父親和本村的大人一起去韓莊交糧。糧食馱在驢身上,父親光著腳牽著驢,父親的腳底板被磨破了,血流不止。父親抓了一把土捂在腳上,好不容易總算止住了血,但從此落下了殘疾,腳底板上長了一個疙瘩,走路遠了,疼痛難忍,這給他一生帶來了不少痛苦。
解放后,鄉親們推選袁明的父親到村委上班。上班后,父親非常珍惜,工作中盡職盡責。1953年,父親由村委直接提拔到確山縣政府統計科工作,后來又到省委黨校進修學習,為他后來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身患重病勇敢面對
袁明說,父親向來身體健康,樂觀開朗,很少發燒感冒。2014年10月,父親覺得身體越來越瘦,并且左耳下方長出了3個大小不一的疙瘩。父親到市中心醫院做檢查,結果顯示肺癌晚期,已經轉移到淋巴上。
面對這一檢查結果,老人顯得很淡定,平心靜氣地說:“既然病在身上了,悲觀、痛苦、茫然甚至憤怒都沒有用,只有面對現實,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為了方便治療,老人選擇在家附近的解放軍第159中心醫院進行電療,然后又去市中心醫院繼續化療。
“每次化療后,父親都面帶笑容地提出,要我和弟弟開車帶著一家人出去轉轉。”袁明回憶,父親喜歡去他曾經工作的地方看一看,順便和老同事見見面、敘敘舊。父親靠頑強的意志和堅強的毅力,挺過了8次化療。
意識到生命已進入倒計時后,父親還要和家人一塊兒去南京、蘇州、上海一帶轉轉,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卻他在離世前陪家人出游的最后心愿。
從外地回來后,老人的身體每況愈下,時而清醒,時而迷糊。雖然臉上沒有絲毫血色,醒來時起坐都要人攙扶,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可老人仍然樂觀開朗地告訴子女:“不要悲觀,要立足現實,著眼未來,開心過好每一天。”這是父親與癌癥抗爭一年的真實寫照,也是老人一生中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堅定信念。
言傳身教激勵后代
袁明告訴記者,幾十年來,由于工作調動,父親在確山、駐馬店多個部門工作,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光榮本色,嚴格要求自己,不貪不占,廉潔奉公,一心為民。他時常告誡子女要明明白白做人,實實在在做事,做人要正直,做事講誠信。
由于父親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袁明兄妹四人多年來在人生道路上始終保持著不為祖輩抹黑、多為家族增光添彩、盡心盡力工作的精神。
“如今父親去世已三周年了,他的音容笑貌時常縈繞在我的眼前,他的教誨不斷激勵著我們腳踏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這就是父親留給我們家最大的一筆財富。”袁明感慨,父親一生吃苦耐勞,生活樸素,不圖吃不圖穿,不圖名不圖利,遇事總是抱著吃虧人常在的心態面對,這是他一生中做人的品德,也是留給家人以及子孫后代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和開拓向上的動力。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