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發展戰略規劃研討會發言摘要
摘要: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走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子——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發展戰略規劃研討會發言摘要今年1月30日,農業部正式
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走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子
——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發展戰略規劃研討會發言摘要
今年1月30日,農業部正式批復在我市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這是國家農業部批復在全國建設的唯一一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對于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升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質量、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必將起到強大的引領示范作用。
省委、省政府對產業園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將成立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我市已成立由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市四大班子相關領導任副指揮長的產業園建設指揮部,全面負責產業園的組織領導、規劃設計、園區建設等工作。目前,我市已進行公開招標,擬聘請國內外知名設計規劃機構,高水平、高標準做好產業園規劃設計工作。
本報選摘了部分與會人員的發言提要,以饗讀者。
王秀忠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巡視員
規劃和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要堅持三高標準:一是要高起點規劃,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效率優先和綠色發展,按照“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要求,瞄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進行規劃設計;二是要高標準建設,對照國際先進標準、技術、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保障和財政、稅費、金融、科技、人才、用地、用電、用氣等配套政策,高標準打造軟件、硬件設施;三是要高門檻招商,吸引國內、國際大企業、大投資商、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向園區集中集聚,做強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培育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優勢要素集聚、集群。
要建成農產品加工業改革創新示范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融合發展先導區、綠色發展的標桿區、國際交往的示范區。要做到提供三個服務:一是要服務當地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帶動當地農業體制增效、鄉村產業轉型,帶動農民致富、農業發展。二是要服務相關行業發展,完善產業鏈條,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是要服務新型城鎮化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城鄉統籌,要成為河南乃至中部崛起的新橋頭堡,同時利用好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公共服務平臺,全力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國際新優勢,為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和城鄉融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朱是西 市委副書記、市長
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發展戰略規劃研討會,為我們進一步提升了認識,厘清了思路,開拓了眼界,明確了路徑。
一是進一步提升了認識。國家農業部批復我市建設全國唯一一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是我市農業發展史上一個重大歷史機遇。各位領導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對產業發展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規劃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是駐馬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乃至全國農業發展的一件大事,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性的標桿工程。
二是進一步厘清了思路。領導專家們高屋建瓴,從產業園的功能定位、創新驅動、引才引智、產業布局和質量體系的打造,到高端服務業支撐的發展,明確了產業園的規劃建設思路,開闊了眼界。我們將進一步提高站位,拓展思路,創新舉措,開辟新路徑,進行大膽嘗試,積極為提升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質量提供“駐馬店經驗”。
三是明確了發展路徑。各位領導專家圍繞“面向國際、世界領先、科技引領、產業發達、產城融合”的目標要求,從園區建設定位、內容和建設標準進行了全方位研討論證,理論性和操作性非常強,為產業園的頂層設計明確了方向。
下一步,我市一是要將此次發展戰略規劃研討會成果向農業部、省政府和省農業廳匯報,將此次研討會成果要點作為發展戰略規劃招標內容要求進行高起點規劃。二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按照農業部提出的“全國一流、世界領先”進行全面認真準備,尊重市場規律,建立高效高質量推進機制,又好又快推進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規劃建設。三是要突出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吸引一大批國內、國際一流科技研發機構入駐產業園。四是要突出做大做強產業,突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引產業而不是引企業,引智力而不是引財力,引人才而不是引人力。
劉保倉 省農業廳副廳長
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是推動河南由農業大省向現代化農業強省轉變的重大舉措,要按照“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要求,瞄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聚焦國際先進要素,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時發力,把世界上先進的農業技術、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科研人員引進來,把國內尤其是河南省優良品種、知名產品和企業輸送出去,做大做強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農產品企業,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促進我國農產品加工業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要確保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開好局,起好步,快建設,早見效。
規劃和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一是要確定產業園的競爭優勢,做好高端服務業,促進高端產業聚集,形成高新技術開發區,對標國內、國際一流標準。
二是做出特色。要依托駐馬店市的區位優勢,依托“洼地效應”吸收、轉化、留存技術轉化能力,大力做強產業園人文優勢。
三是做品牌。要結合龍頭、平臺和服務業,做好產業鏈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
朱文學 河南工業大學副校長
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規劃功能分區需要細化,要規劃建設科技創新和研發基地,建立科技支撐平臺,要開發利用新技術,建立成果轉化及交易平臺,同時要做好人才培養,建立職業培訓學院,發展人才培養和人才培訓,促進駐馬店市就業。
張泓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
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一要做好三個建設。加強原材料農產品基地建設,利用本地芝麻、小麥、黑豬、香菇等原材料建立農產品基地;做好加工分區建設,根據農產品粗加工和深加工進行分類,做好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處理;建設交易市場,依托中國農加工洽談會平臺,結合電商,做好倉儲、物流園區建設。
二要做到三個融合。與工業旅游融合,實現農產品生產和文化旅游融合。與健康產業結合,從營養健康、精神享受層面滿足產品需求。與品牌建設融合,做到產城融合,要引產業而非引企業,做好園區主導產業類型;引智力而非引財力;引人才而非引人力。
三要做到三個提高。提高企業進入門檻:提高產業水平、技術水平,建立科研機構和研發平臺;提高智能化生產和農產品加工硬件技術水平;提高農產品加工綜合利用水平,主產品、副產品綜合發展。
廖小軍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
一是確定產業園功能定位,確定產業園與國內外現有產業園的區別,需要定位以下四個功能:制造加工中心,倉儲物流中心,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研發中心,人才培養、人才培訓中心。
二是確定產品分區,根據不同的原料、不同加工類型、不同風味進行劃分功能區。
三是基于農產品原料,融入當地文化要素,打造中國特色。
四是以創新驅動產業園發展,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建立科技研發機構,對接高校科研院所,促進成果轉化。
謝奇珍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產品加工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一是綜合考慮功能分區問題,原規劃方案國際園區和國內園區分類不是很合理,建議按照產業鏈來劃分。二是綜合考慮產業園主導產業,生物質產業加工不適合在該園區建設。三是確定產業園發展定位和盈利模式,依托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細分定位國際目標市場,不同目標市場,需要對標相關標準。四是研究保障產業園對外貨運流通問題,國內其他產業園所在城市一般具有與國外接壤,或本身就是沿海城市,駐馬店這方面沒有優勢,要千方百計彌補這一先天不足。
石聚領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
產業園打造要注重六化:一是品牌化,通過技術支撐和品質保障產品品牌,將產品制造變為產品創造;二是運營資本化,政府可提前做好標準化廠房,交由企業租賃,減輕企業運營的重資產投入;三是項目統籌化,從原材料到支撐產業,保障園區產業良性發展;四是產品休閑化,滿足新一代消費群體需求;五是服務一體化,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行政服務,保障產業園項目建設高質量、高效率、高標準完成;六是人才技能化,通過技術培訓完成生產技術人才的培養。
張錫文 中國—新加坡吉林食品區管委會副主任
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大舉措。做好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規劃,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產業園定位,依托產業園在全省、全國的定位,把產業園定位為省內的一項發展戰略。
二是建立體制機制,建議將產業園申報省屬市管,省部共建,統籌共建。
三是尋求政策支持,主要包括:(1)向河南省要“帽子”;(2)結合國內其他開發區的經驗,制定優惠政策向省內申請制定相關政策文件或條例;(3)申請資金支持,建立產業園資金;(4)申請財稅支持,向省內尋求企業補貼或貼息;(5)尋求要素支持。
四是項目支持,(1)建立會展經濟和流量經濟,建立產品交易所;(2)建立食品檢驗檢測中心;(3)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招大引強,打造特色資源;(4)和縣域產業實行共享經濟,采取財稅分成;(5)打造國際產品進入國內的通道,使企業在進入國內之前先進入產業園;(6)保障服務業同步發展。
朱明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
規劃和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一是要以高定位、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產業園。高定位:要立足河南、面向全國、輻射世界;高起點:從全球角度定位產業園,以高新技術、高新產業、新型業態構建產業園發展;高標準:以國際化視野、國際化理念、國際化方法、國際化的路徑和國際化的模式,借鑒國際先進技術、管理和機制規劃建設產業園;要以大食物、大健康、大生態來帶動整個區域發展。
二是優化布局。包括三個方面,優化空間布局:按照加工類型和加工技術流程來進行布局,按照產業鏈集聚劃分功能區。優化結構:建立農產品加工研究院或職業學院,打造人才高地;建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產業基金,加強文化教育,發展工業旅游,促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優化環境:優化投資環境,建立高效、便捷、舒適的投資環境,建立相關政策環境、金融環境、服務環境,做好規劃引領,科學定位,合理布局。
吳曉莉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
從三個部分提出建議。第一部分:高定位。要定位 “中國”、“國際”稱號,要打造以駐馬店標準,形成中國標準;要營造本土品牌化,利用整體營銷、采購渠道發展本土品牌;要建立產業發展模式和發展機制,把握政策機遇,以創新驅動產業發展,依托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融合鄉村振興。
第二部分:一是發展復合產業,除一二三產業之外,關注產業園與駐馬店市整體的發展,實行產城共榮發展;二是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體系,建立質量監管體系;三是實行技術優先,推動技術創新,形成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高端市場,提高土地效益;四是形成網絡,形成原材料、物流、技術、人才等要素的網絡聯系;五是明確產業園具體功能,包括科技研發、工業生產、貿易、農業種植、加工科普教育等,結合工業旅游進行打造。
第三部分:空間規劃。一是實現產城共榮,建議產業園單獨成為城市組團,與遂平縣組團和中心城區協調發展、共同繁榮。二是園區城市功能定位、配套和城市風貌要有未來城市感覺,科學規劃產業園,要促進產業生產生態化,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打造城市復合農業空間。(本版組稿 梁靈芝)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