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民尋找西平烈士劉承先后人
摘要: 抗戰犧牲安葬外地貴陽市民網上“尋親”尋找西平烈士劉承先后人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劉承先之墓(資料圖)。本報訊 “這兩位烈士是我們河南的驕傲,希望通過
抗戰犧牲安葬外地
貴陽市民網上“尋親”
尋找西平烈士劉承先后人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劉承先之墓(資料圖)。
本報訊 “這兩位烈士是我們河南的驕傲,希望通過晚報能幫助他們找到老家的親人。”昨日下午,熱心的西平市民姚先生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希望能通過晚報的幫助,為遠在他鄉的烈士找到后人。
姚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幫朋友轉發的消息。幾天前,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一位好心人冉松發布了一條信息,希望為在他老家安葬的兩位抗日英雄尋找親人。
冉松稱,按他們那邊的風俗,春節期間要去墳山祭拜過世的親人,然而有兩座墓,每年都沒有香蠟紙燭燃燒的痕跡,這使他有了好奇心。冉松向57歲的父親冉方貴詢問后才知道,抗戰時期,國民黨在此設立了陸軍休養院,這兩名在此處安葬的烈士,應該是當時去世后就地埋葬的。
抗戰時期,冉松的爺爺冉澤章也是一名抗戰士兵,曾在長沙會戰中被日軍飛機轟炸受傷,也曾在國民黨陸軍休養院養傷。冉松曾問過父親,爺爺在哪支部隊,父親卻說不清楚。因為特殊原因,爺爺甚至沒和家人多說自己參軍打仗的事。
位于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小寨壩鎮大寨村的這兩座墓,墓碑上只記載了墓主人在哪個部隊、祖籍哪里和立碑的日期。
烈士劉承先墓碑上記載:陸軍第九師二五團三營七連少尉劉承先之墓,河南西平縣人,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立。
烈士王新堂墓碑上記載:陸軍預備第九師二十六團二營五連上士王新堂之墓,河南唐縣人,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七月十五日立。
根據立碑日期推算,劉承先、王新堂兩位烈士都在1945年去世。73年過去了,他們一直沒有等到家人來祭拜。
有熱心市民提供,唐縣即唐河縣,為避免與河北唐縣重名,河南唐縣(1913-1923年短期被改為泌源縣)于1923年改為唐河縣。唐河老一代人多稱唐縣。目前,一些熱心市民紛紛對這條尋親消息進行了轉發,同時也希望通過晚報的幫助及時找到西平烈士劉承先的后人。希望廣大市民及時提供線索,讓烈士早日“回家”。
(線索來自本報新聞熱線2830110)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