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潘華勝致富不忘鄉鄰
摘要:□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3月1日,剛吃過早飯,正陽縣皮店鄉潘店村養殖戶潘華勝就拿著筐子,來到他的錦繡田園合作社養殖基地,鴨子呱呱地叫個不停,白鵝伸長了脖子引吭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3月1日,剛吃過早飯,正陽縣皮店鄉潘店村養殖戶潘華勝就拿著筐子,來到他的錦繡田園合作社養殖基地,鴨子呱呱地叫個不停,白鵝伸長了脖子引吭高歌。潘華勝走進幾間簡易房,一窩窩白白的鵝蛋 ,用手摸摸還熱乎乎的。他撿起一個個沉甸甸的鵝蛋放進筐內,心里美滋滋的。
“這些鵝蛋經檢驗后全部用來孵化鵝苗。”潘華勝笑著說。
20萬只鵝苗正在孵化
“年前,我賣了4000多只皖西白鵝,一只賣300元左右。”潘華勝看著正在水里嬉戲的白鵝說,今年,他將擴大白鵝養殖規模。
看著一個個水塘星羅棋布,45歲的潘華勝說,他自幼生活在淮河岸邊,對養殖雞鴨鵝一點兒不生疏。這里到處是水塘、樹林、青草,具有得天獨厚的養鵝、養鴨、養雞條件。
“鵝抗病能力很強,比養雞風險小,比養豬、養牛投入少。”潘華勝說,2010年,他成立了錦繡田園合作社,占地2260畝,成為集種植、養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生態示范合作社,現有養殖水面1300余畝,還有果園、荷塘等。
“今年準備養殖鴨子3萬只、土雞1萬只、皖西白鵝3萬余只。”潘華勝看著林下自由覓食的雞鴨鵝告訴記者,在家禽養殖上,他曾經走過很多彎路,但他從來沒有氣餒。如今,摸索出家禽養殖經驗的他收入頗豐,也讓他信心倍增,不斷擴大養殖規模。
在潘華勝的孵化基地,10多個大型孵化箱正在工作。潘華勝說,20萬只鵝苗正在孵化中,雞苗和鴨苗也在孵化中。
幫扶50 多戶貧困戶
“養一批賣一批,過不了多久又有小的雞鴨鵝出現。”潘華勝說,鴨子是一天下一枚鴨蛋,鵝和土雞是兩天下一枚蛋,每天需要用工20多人。
“我帶了50 多戶貧困戶。”潘華勝說,他靠家禽養殖逐漸富裕起來了,但他沒有忘記鄉鄰。該村村民潘漢勝的愛人是名聾啞人,家庭生活困難,是村里出了名的貧困戶。潘華勝讓潘漢勝到他的合作社幫忙,一月可掙2000元左右。
“我還有500畝土地需要種植果樹。”潘華勝說,他盡量安排村里不能外出打工的貧困戶到合作社養鵝、放鴨、栽樹、拔草,讓他們早日脫貧致富。
“錦繡田園合作社也是皮店鄉產業扶貧基地。”潘華勝說,下一步,他將擴大養殖規模,塘里種植蓮藕,園里種植果樹,發展淮河岸邊生態旅游,讓更多的貧困戶有活干、有錢掙,讓他的勞動成果惠及淮河岸邊的鄉鄰。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