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贏新時代脫貧攻堅戰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大涼山考察,惦記著還未脫貧的百姓??疾炱陂g,習近平走訪大涼山腹地貧困戶,并與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座談交流,共謀脫貧致富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貧困人口脫貧問題作為習近平最關注的工作之一,五年多來,他的考察足跡遍布全國所有的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包括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別山區、羅霄山區、呂梁山區等等。
國家統計局2月1日發布數據,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16萬戶居民家庭的抽樣調查,按現行國家農村貧困標準測算,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304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289萬人;貧困發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加快增長。全國農村貧困監測調查顯示,2017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貧困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貧困地區的面貌正在發生顯著變化。
客觀地講,要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和目標,我國脫貧攻堅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依然不容忽視。截至2016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4300多萬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平均每年需要減少貧困人口近1100萬人,越往后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從結構上看,現有貧困大都是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的地區和群眾;從群體分布上看,這些貧困人口主要是殘疾人、孤寡老人、長期患病者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貧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貧困群眾,甚至有些地區人們的思想觀念愚昧落后,貧困程度之深超過預期。
因此,在新的時代新的戰略部署下,要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以補短板為突破口,集中力量攻關,萬眾一心克難,鞏固精準扶貧保障體系,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在2020年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第一,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當前,用于脫貧攻堅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力度不可謂不大,但離預期效果仍有距離,資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首先,各部門安排的惠民項目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深度貧困地區新增涉農資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脫貧攻堅項目。此外,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規模,增加金融投入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尤其是要加大對貧困地區在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投入,幫助貧困人口驅走愚昧落后貧窮這些“鬼”。
第二,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脫貧攻堅既要注重“輸血”,更要注重“造血”,讓農民有致富的愿景,從而激發當地農民的內生動力。要因地制宜建設工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當地貧困人口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使其掌握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謀生技能,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積極性。此外,還要轉變當地農民的思想觀念,教育引導廣大貧困地區群眾破除“等靠要”的觀念,提升貧困地區人口的思想認識,等等。力爭通過各種舉措,形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強大內生動力。
第三,做好產業扶貧這篇大文章。實踐證明,產業扶貧是現實貧困地區脫真貧、真脫貧的有效方式,因此脫貧攻堅要抓好產業扶貧工作。深度貧困地區要改善經濟發展方式,重點發展貧困人口能夠受益的產業,如特色農業、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和服務業等。東部經濟發達縣結對幫扶西部貧困縣“攜手奔小康行動”和民營企業“萬企幫萬村行動”,都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交通建設項目要盡量做到向進村入戶傾斜,水利工程項目要向貧困村和小型農業生產傾斜,生態保護項目要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度和受益水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制度要對貧困人口實行政策傾斜,等等。
(周躍輝)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光明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