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收藏寄托愛國情懷
摘要: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文/圖潘偉展示收藏的紀念章。別人眼中不起眼的小物件,在潘偉看來,卻彌足珍貴。“每一枚紀念章背后都記載著一段歷史,我把它們當成傳家寶,想讓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文/圖
潘偉展示收藏的紀念章。
別人眼中不起眼的小物件,在潘偉看來,卻彌足珍貴。“每一枚紀念章背后都記載著一段歷史,我把它們當成傳家寶,想讓后輩銘記。”昨日上午,記者在驛城區橡林街道王樓社區雙寶家屬院見到了潘偉的寶貝,聽他講述當年收藏的快樂故事。
珍藏紅色記憶
在潘偉家中,客廳里擺放著不少正在盛開的鮮花,給室內增添了許多春色。今年60歲的潘偉原來在銀行部門工作。細心穩重的他不但把家中的植物打理得很好,同時還收藏了許多紀念章。
“這些紀念章是我收藏的寶貝。為了保存,我特意制作了一個三層的樟木‘抽屜’,既結實又能防蟲蛀。”潘偉小心翼翼地從臥室里拿出三層“抽屜”,向記者展示了保存多年的寶貝。
三層“抽屜”中,每層都有12枚紀念章,每枚紀念章還有標注。
說起自己的收藏,潘偉一臉自豪。他說,其中一枚較早的紀念章距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如今很難見到。
北伐戰爭紀念章、出兵東北紀念章、省港大罷工紀念章、大總統繼任紀念章、陸軍大學畢業紀念章、西安事變紀念章、淞滬抗戰紀念章、解放華中南紀念章、朱德獎章、紅三軍團紀念章、華野外獎章等在“抽屜”里閃耀著光輝,留給我們的是一段段難以忘卻的歷史記憶。
“親戚鄰居都知道我收藏了許多寶貝,閑來沒事都要瞅上幾眼。”潘偉笑著說,這些紀念章是他很多年的收藏。30多年來,他細心保管,從沒有丟失過一枚。
耳濡目染愛收藏
潘偉說,他最珍惜的一枚紀念章是父親的抗美援朝紀念章。紀念章外形為五角星形狀,正面是毛澤東頭部肖像,肖像左右兩側各有一組麥穗,肖像下方有“抗美援朝紀念”6個字。
“父親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回到家鄉后開始寫回憶錄。每次看到父親翻看自己的回憶錄,我便萌生收集整理的念頭。”潘偉說,父親有好幾本回憶錄,內容十分豐富。
受父親的影響,潘偉也喜歡上收藏。潘偉收藏的一枚較早的紀念章是“云南都督府擁護共和獎章”,獎章主體銅質鍍金,直徑6厘米,八角星形狀,每個角上亦有一小顆五角星,中心圓為琺瑯質地,彩色云朵紋,內鑲銅質的蔡鍔戎裝半身像,上有篆體文字“擁護共和獎章”,綴紅底黃條紋胸綬,背面鐫刻文字“云南都督府制”。
潘偉說,1915年袁世凱準備稱帝,孫中山和全國人民積極進行反袁運動。蔡鍔潛伏云南,會同唐繼堯、李烈鈞通電討袁,組織護國軍。此件為護國運動勝利之后以云南都督府的名義制造并頒發給在護國戰爭中有英勇表現的將士的獎章,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上的護國運動、反袁戰爭、云南起義等歷史事件的重要實物。
從潘偉為這些紀念章專門制作“抽屜”就能看出來他的細心和認真。針對每一枚紀念章,他都細心地做了記錄,同時還從網上查找發行這枚紀念章引申的故事和意義。
對于自己的收藏,潘偉還進行了分類。這樣既方便查看,又便于了解歷史。
寄托愛國情懷
“這些紀念章非常珍貴,在市面上很難看到了,不僅有收藏和研究價值,更有歷史意義。”潘偉說。
潘偉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初,他無意間在郵局門口的地攤上看到有人出售這些紀念章,立刻來了興趣。收藏了幾枚之后,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后來,他又多次到古玩市場尋找。
“家里的錢都花在收藏紀念章上了。”潘偉稱,當時一枚紀念章要幾塊錢,對他來說不是小數目。
一開始,家里人不贊成,認為潘偉把錢都花到了不需要的地方,但是父親潘安中十分支持他,認為這些紀念章都是歷史的見證,同時也能給子孫后代傳遞一家人的愛國情懷。
從那以后,潘偉都會花一定的資金,將自己相中的紀念章收入囊中。
“我收藏的這些紀念章,都有紀念意義,是一個時代的象征。”潘偉說,這些紀念章多以革命戰爭為題材,比如渡江勝利紀念章、解放西北紀念章、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解放華中南紀念章等。同時,這些紀念章也寄托了他的愛國情懷。
潘偉最初收集徽章、紀念章,是尋思著很多人不關注這類雜項。后來收藏的紀念章多了,他就分門別類,專門研究起紀念章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
讓潘偉欣慰的是,他的后代對這些收藏也很感興趣。每次閑聊,一家人就會在一起“探討”。他希望培養后輩的這些興趣,永久珍藏英雄的故事和紅色的記憶。
責任編輯:db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