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楹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摘要: 楹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駐馬店古今楹聯文化作為駐馬店地方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頗有亮點,值得研究和關注。
□張承訓
楹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駐馬店古今楹聯文化作為駐馬店地方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頗有亮點,值得研究和關注。作為一個癡迷楹聯的愛好者,筆者嘗試對駐馬店市古今楹聯文化予以梳理,以期加強對駐馬店楹聯文化的認識,讓楹聯這一寶貴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更好地為駐馬店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駐馬店市楹聯學會成立大會現場。
駐馬店市楹聯學會成立祝賀楹聯。
駐馬店古代楹聯活動和楹聯遺存
楹聯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在明清時代廣泛分布于城鄉。春節之際,家家戶戶貼春聯已是民俗習慣。鄉紳富豪、書香門第的庭堂樓院通常會掛字畫、楹聯及匾額。
據上蔡縣知名文化學者劉孔名介紹,他家藏有清康熙探花程元章的手書對聯:坐對賢人酒,家藏太史書。
據河南驛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亞文回憶:他讀小學的時候,看到鄰居家掛有一副木質對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此聯亦系程元章書寫。程元章系上蔡人,其在上蔡有楹聯書法遺存,當是可信的。
在明清時代,廟宇、道觀、亭臺樓閣及城樓等公共設施也常見楹聯匾額。但年代久遠,多數損毀滅失,地方志書、文史資料也少有記載。據筆者了解,駐馬店古代楹聯建筑遺存僅有兩處。
一是上蔡縣的伏羲畫卦亭。此亭在上蔡縣城東15公里塔橋鄉白龜廟村,蔡河北岸。亭建在一個磚砌的高臺上,八角形攢尖頂,檐下立八根方形石柱。門在南面,門側兩根石柱上鐫刻楹聯一副: 仰觀俯察,一畫明天地之道;數往知來,六爻發古今之藏。此亭系清代嘉慶年間重修而成。
二是泌陽縣官莊鎮龍水村夏莊的清代民居建筑張家大院。該院一處老房子門口有兩根楹柱,上刻楹聯一副:人只此人,不作圣便作狂,中間難立腳;學須就學,不日進則日退,何時始回頭。以上兩處古代楹聯遺存是駐馬店古代楹聯文化寶貴的實物證明,應予以高度重視,認真保護。
駐馬店當代楹聯活動和創作
駐馬店當代楹聯活動第一個方面是春節楹聯的書寫和張貼,這是明清民俗的延續。每到春節,識文斷字的家庭開始書寫春聯。廣大城鄉,不通文墨的家庭則買紅紙找人寫春聯。據劉孔明介紹: 這種寫春聯、貼春聯的民俗在1959年和1960年在部分地區曾經中斷,當時經濟困難,民生凋敝,難以顧及這一文化活動了。上世紀80年代后春節貼春聯,市面上開始有印刷品春聯銷售。近年來,市文聯組織開展了寫春聯、送春聯下鄉活動。由此可見觀楹聯亦可知世之治亂興衰。
駐馬店楹聯活動的第二個方面是風景名勝區、企業及有關單位組織的征聯。如2008年駐馬店市鳳凰山莊風景點征聯,2014年駐馬店市老樂山風景區征聯,2017年5月汝南縣旅游局天中山牌樓征聯等。如今泌陽縣銅山上元寺、盤古山奶奶廟,汝南縣南海禪寺成為我市楹聯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駐馬店楹聯活動第三個方面是楹聯書法作品展。如2016年駐馬店青年書法家楹聯作品展,2017年由市文聯組織的 “慶香港回歸20周年” 楹聯書法作品展。這彰顯出書法和楹聯的自然親密關系,楹聯是書法創作的重要形式。
第四個方面是楹聯愛好者個人楹聯活動和創作。早在1997年,駐馬店市教育局工作人員楊生杰整理出版了 《古今教育對聯選集》 ,這可能是我們所知的駐馬店人的第一部楹聯專著。在楹聯活動和創作方面,我市最享盛名的兩位大家是徐華寧和余小偉。
徐華寧,新蔡人,上 世紀60年代生,早年畢業于駐馬店師專,在廣州等地工作,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徐華寧從20 世紀未在網絡上開始楹聯活動,擔任過楹聯論壇版主,第6屆網絡對聯擂臺賽首席評委、特聘觀察員。2003年徐華寧創建聯都網,這是至今為止中國影響力較大的楹聯論壇之一。在創作方面,徐華寧成績卓著,屢獲大獎,出版有楹聯專著《兩行字的藝術》。
余小偉,駐馬店人,1976年生于新蔡,現在鄭州某企業工作。2006年在網絡上臨屏對句,2007年開始應征聯創作,獲獎110多次,作品在全國多個景點鐫刻懸掛,現為中國楹聯學會理事、河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這代表了駐馬店人楹聯活動和創作的一個高度。
另一值得提及的是國內楹聯名家胡吉祥,他工作生活在平頂山,籍貫西平縣。
總體來說,駐馬店市成績突出的楹聯愛好者、活動者和創作者較少。國家級和省級的楹聯學會會員不多。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只有徐華寧、余小偉、張承訓3人。
駐馬店楹聯文化工作的任務
楹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集文學性、藝術性、實用性于一體,雅俗共賞,源遠流長,影響深遠,有巨大的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自古及今,歷久彌新,有強大的生命力。
宮廷廟觀、亭臺樓閣、山水名勝,無不因楹聯點綴而生輝;廳堂書舍無不因懸掛楹聯而優雅;新春佳節貼春聯,家家戶戶喜洋洋。文人高士楹聯互酬,寫情怡性,盡顯風流。楹聯作為一種獨立成熟的文體,博大精深,生機勃勃,創造出廣闊的藝術天地。
為弘揚楹聯文化,1984年,中國楹聯學會成立。此后全國各省、市、縣先后有楹聯學會成立。河南省楹聯學會于1995 年成立。楹聯活動先進的市紛紛爭創楹聯文化城市,如南陽市、三門峽市已把楹聯文化打造成了城市文化名片。
駐馬店楹聯文化有珍貴的歷史遺存,有影響頗大的當代名家,有較廣泛的社會和群眾基礎,這三者構成了駐馬店楹聯文化傳承發展的基石。為了貫徹落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促進我市楹聯文化發展繁榮,在駐馬店市文聯鼎力支持和市作協的具體指導下,駐馬市楹聯學會于2017年11月4日正式成立。河南省楹聯學會會長徐豫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文鄭,副會長宋存杰、余小偉專程與會祝賀。市文聯副主席禹靜,市作協主席劉康健,市政協文史委原主任、市作協副主席趙榮霞岀席會議。大會通過了駐馬店市楹聯學會章程,選出學會領導機構,駐馬店楹聯文化的發展自此有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市楹聯學會成立后,將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完善楹聯組織,加強楹聯隊伍建設,發展國家、省、市楹聯學會會員。開展楹聯學習、教育、交流活動,積極開展楹聯比賽、創作活動,擴大楹聯活動的社會影響力,為本地經濟文化服務。開展楹聯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活動,建立楹聯教育基地。創立設置楹聯學習交流和楹聯作品發表平臺。配合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上級楹聯學會、市文聯、作協交辦的相關任務。積極創建楹聯文化城市,把楹聯打造成駐馬店的文化名片。
以駐馬店市楹聯學會的成立為起點,駐馬店楹聯文化必將開啟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