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岸邊有個大蔥村
摘要: 正陽縣大林鎮蔡莊村自古就有種植大蔥的歷史,種蔥養活了一代又一代淮河岸邊的蔡莊人。1月2日,記者到該村采訪,站在村
□晚報首席記者李玉榮 文/圖
陳少權家的蔥田。
正陽縣大林鎮蔡莊村自古就有種植大蔥的歷史,種蔥養活了一代又一代淮河岸邊的蔡莊人。1月2日,記者到該村采訪,站在村頭,放眼望去,田地里種滿大蔥,冬日里,綠色的蔥田與周圍落葉的樹木、枯黃的草地對比,更顯得生機勃勃。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蔥香味,一畦畦整齊的大蔥收獲在即。
遠近聞名的大蔥村
“蔡莊村有種植大蔥的傳統,聽我奶奶說,蔡莊種植大蔥,至少有三百年的歷史了。”57歲的蔡莊村委副主任陳少權對記者說,蔡莊村是遠近聞名的大蔥村。目前,全村種植大蔥上千畝,村民年年收入頗豐,種蔥的熱情一年比一年高漲。
“大蔥是村里的特色產業,已經成為村民經濟收入的支柱之一。”陳少權說,蔡莊村之所以發展大蔥產業,主要是因為蔡莊村緊靠淮河岸邊,村里的田地多為沙質土壤,適合種蔥。
“我今年種了3畝蔥,能賣15000元錢。”在陳少權家的蔥田里,陳少權拔起幾根大蔥高興地說,今年大蔥價錢不太好,但還是比種普通莊稼收入高。
“大蔥一年可種植兩三茬。”陳少權說,他由于忙村里的工作,一年只種植兩茬。家里人手多的都種植三茬。
“2015年四五月,大蔥價錢好,批發都要3.6元一公斤,零售就更貴了。”陳少權說,村民深夜兩時就起床拔大蔥。來拉大蔥的客戶頭天晚上就聯系好了,要多少斤拔多少斤,家家戶戶高興得像過年一樣。
“我們的大蔥銷路比較好。”陳少權說,周邊縣市的客戶都來這兒收購大蔥。特別是信陽市羅山、光山等,很多都是老客戶。
“你想想,一畝地能產五六千斤大蔥,價錢好時,一畝地能收入上萬元。”陳少權笑著說,村民靠種植大蔥鼓起錢袋子, 村里很多人賣完大蔥蓋新房、買轎車。
村民希望抱團發展
“說實話,今年大蔥銷售價格不好,一斤大蔥才賣幾毛錢。”村民潘振峰說,“干啥事沒風險?市場價格漲漲落落是正常現象。”
“不管怎樣,村民對種植大蔥是有信心的。”陳少權說,種植大蔥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特色產業,他們會一直種下去。
陳少權說, 市場變化無常, 單打獨斗不如抱團發展。下一步,村民想成立專業合作社,為蔡莊村的大蔥注冊商標,貼上標簽,讓蔡莊大蔥的名聲傳播得更遠。到那時,村民的收入會更高。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