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1.5萬人“親密接觸”國際藝術作品
摘要: 圖為內蒙古民眾參觀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 烏婭娜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29日電 題:內蒙古1.5萬人“親密接觸”國際藝術作品 當代藝術逐漸走出&ldquo
圖為內蒙古民眾參觀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 烏婭娜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29日電 題:內蒙古1.5萬人“親密接觸”國際藝術作品 當代藝術逐漸走出“小眾”
作者 烏婭娜
“據統計,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在內蒙古舉辦期間,共有超過1.5萬人前來觀展,這個數字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的,甚至比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辦展的觀眾都多。”29日,本次展覽組委會藝術總監譚民紅告訴記者。
據了解,此次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是今年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當代藝術展,共展出了來自15個國家80位藝術家的184件作品,作品涵蓋了油畫、雕塑、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英國著名藝術家大衛·古爾德(DavidGoard)的《PERFORMANCE》、意大利著名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MichelangeloPistoletto)的《無題》、著名藝術家隋建國的雕塑《手跡》、方力均木板雕刻系列作品等精美藝術品均亮相。
圖為用藥片制作的盲文藝術作品。 烏婭娜 攝
本次展覽的總策劃人田野介紹:“中國當代藝術家經過30多年的努力,很多藝術作品已經能夠站在世界舞臺上與國際藝術大師對話。”
田野說,以前當代藝術是比較小眾的,很多人不太理解,甚至背負著很多罵名和非議。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不管是民間還是官方,都越來越意識到當代藝術帶來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對地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當代藝術家應該是很正能量的,應該像梵高、畢加索那樣,有人的地方就能帶來美好的聯想。”
“我們計劃在內蒙古打造一個藝術小鎮,將當代藝術作品和氛圍長久保留在這片獨具民族特色的地方。”田野說道。
我國藝術家陳文令的作品《沐浴星光》中,一個小孩站在一滴水滴下面,在這個水滴中有個微觀的宇宙星辰,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該作品吸引了諸多觀眾的目光。
陳文令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我希望這個作品,不僅是一件藝術品,也有一定實用功能,可以用于都市化進程和美麗鄉村的改造。”
圖為陳文令的作品《沐浴星光》。 烏婭娜 攝
陳文令坦言:“以前我們的藝術品是很高高在上的,對觀眾有一定的‘選擇性’,甚至是給一些權貴人士看的。現在我希望我的作品不挑任何觀眾,同時加強作品的社會性能,能夠給社會各個層面的民眾帶來視覺和藝術的感召。”
內蒙古大學的學生喬婷婷觀展后說:“我非常喜歡現代藝術展,可惜大規模、有影響力的藝術展經常選擇一線城市舉辦,我們只能通過網絡才能接觸到。這次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選在呼和浩特開展我和同學們都很驚喜,除了為能親身參觀、體驗這種大型現代藝術展而高興外,還為我的家鄉在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感到自豪。”
本次雙年展的藝術主持張奇開表示,藝術要著重傳達在吸取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弘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價值觀,建立多元的開放性的文化判斷力和話語權。(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