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農民余世全主動要求摘“窮帽”
摘要: 正陽農民余世全主動要求摘“窮帽”“俺還要帶領更多貧困戶脫貧”□晚報記者李玉榮 戶向陽 文/圖余世全在喂牛。 本報訊一頭牛賣了1.2萬元錢,這是余世
正陽農民余世全主動要求摘“窮帽”
“俺還要帶領更多貧困戶脫貧”
□晚報記者李玉榮 戶向陽 文/圖
余世全在喂牛。
本報訊一頭牛賣了1.2萬元錢,這是余世全養牛以來賣的價錢最高的一次。昨日上午,數著嘩啦啦的票子,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撥通了正陽縣彭橋鄉黨委書記劉愛玲的電話:“劉書記,今年我已經賣6頭牛了,快達到小康了!”
“干得不錯,繼續努力!”電話那邊的劉愛玲鼓勵余世全。
聽到鼓勵,余世全心里美滋滋的,把錢裝進口袋,啟動打草機為牛準備草料。轟轟隆隆的機器飛速旋轉,余世全不停地往機器里填草,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今年46歲的余世全是正陽縣彭橋鄉何莊村村民,是村里的貧困戶。“以前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面對記者的采訪,余世全皺起了眉頭。
2012年,妻子患上肺癌。為給妻子治病,余世全家欠債10多萬元。2014年,妻子不幸去世。那時,3個孩子還在上學,父親先天性殘疾,母親視力不好,一家就他一個勞動力。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還有15畝責任田,余世全想外出打工又走不了,一時陷入困境。
“余世全特別能干。”在走訪貧困戶中,劉愛玲了解到余世全的家庭情況后,建議他搞家庭副業,既能照顧家中老小、耕田種地,還能增加收入,脫貧致富。
“說實在的,開始我還有些顧慮。”余世全說,一是這么多年窮怕了,不敢折騰,萬一失敗這一家老小咋辦?二是沒技術、沒資金。那段時間,劉愛玲天天往他家跑,做他的思想工作,講國家的扶貧政策,鼓勵他積極創業,還為他協調貼息貸款,聯系畜牧技術人員。
2015年,余世全用5萬元貼息貸款修建了簡易牛棚,購買了6頭牛犢。他吃住在牛棚,一心撲在6頭牛犢身上。
“有黨和政府的支持,我一定要干出個樣來。”余世全說,看著牛一天天長大,又產了牛犢,他脫貧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余世全養的牛發展到18頭,已經賣了6頭,收入6萬多元,加上地里收入2萬元 ,已經完全脫貧。余世全多次找到劉愛玲要求摘掉“窮帽”。
“余世全是何莊村第一個主動申請‘摘帽’的貧困戶。”劉愛玲說,更可貴的是,他現在已經開始幫助其他貧困戶了。在余世全的幫助下,同村貧困戶張明友也開始養牛。
“今天我還到張明友家,他家養的兩頭母牛已經產了牛犢。”余世全滿懷喜悅地說,張明友已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中午時分,余世全再次走進牛棚為牛添草料。看著吃得正歡的牛,余世全說:“俺要繼續擴大規模,不僅要自己奔小康,還要帶領更多貧困戶脫貧。”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