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季來襲 如何跨過求職“高門檻”
崔 爽
摘要:原標題:就業季來襲 如何跨過求職“高門檻”“史上最難就業季”——這個聳動的標題每年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變成“狼來了”的故事
“史上最難就業季”——這個聳動的標題每年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變成“狼來了”的故事。
但“最難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據統計,今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將會突破810萬,相較去年有增無減。其中既有不斷增加的應屆畢業生,也有鍍金歸來的海外留學生,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在國家公職、金融機構、互聯網公司等多樣的去處中,央企是一項熱門選擇。憑借穩定、待遇高、福利好等既有印象,它們歷來是求職者的“香餑餑”。但“好去處”意味著“擠破頭”,想進入央企一試身手的求職者要如何跨過對方的“高門檻”呢?
對求職者來說,千軍萬馬的就業市場上,專業技能是“硬通貨”。讀書期間辛苦考取的相關專業證書正好派上用場,成為自己技高一籌的證明。其次,從簡歷的制作、投遞到面試的表現都有章可循,求職前可以廣泛吸取前人經驗,助自己一臂之力。
“除了了解企業相關的招聘信息、寫好自己的簡歷之外,更應該關注的肯定是企業具體的業務方向,做有針對性的準備。面試崗位之前要去了解一些面試技巧行為分析。”有多年獵頭經驗、現任大型互聯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的馮楠表示。此外,她還強調了“平常心”三個字,“雖然老生常談,但求職真的是一場漫長的戰役,對體力來說如此,對心理來說更是如此。無論高峰低谷,求職者都要以盡量平常心面對。”馮楠說。
“更重要的是,求職者要擴大信源,多多瀏覽招聘網站信息,多跑宣講會或招聘會,不錯過心儀的機會。”馮楠強調。近日,國資委就在自家網站推出了“2018中央企業校園招聘專欄”,整合了中國移動、中國中車、中交集團等幾十家中央企業的招聘職位,用“互聯網+就業”的模式為企業和畢業生搭建起就業信息的共享平臺。
馮楠還提到一個出人意料的現象,作為資深HR,她每年都會在招聘日期結束后收到大量“追加”的求職信,對方表示自己遺漏了招聘信息或錯過了招聘截止時間,希望得到彌補機會。“記住截止日期看似簡單,卻有很多求職者‘陰溝里翻船’,很不應該。”說到這里,馮楠不無遺憾。
今年九月,曾有一個入職一個月即跳槽的北大女生的求職經歷刷爆網絡。在作者的自述中,她傾心于互聯網公司,卻“明珠暗投”地去了國有銀行,結果第一個月剛過,就忍不住把辛辛苦苦找到的工作“炒了魷魚”。因此,即便是人人稱羨的央企、國企“鐵飯碗”,也有“不想端”的情況出現。
在歷時幾個月之久的求職季結束后,這樣的現象并不鮮見,當初找到工作的篤定感和初入職場的新鮮勁兒一過,磨合期的痛苦乍現,不少人選擇離職。對于這樣的盲目擇業現象,《人民日報》曾給出求職“小貼士”:求職者要將“個人情況”和“個人特點”進行綜合考慮,評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