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體系統集中開展火災防控工作
摘要: 強化火災隱患排查預防火災事故發生全市教體系統集中開展火災防控工作本報訊 (記者 代廷偉)為切實做好全市教育體育系統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
強化火災隱患排查預防火災事故發生
全市教體系統集中開展火災防控工作
本報訊 (記者 代廷偉)為切實做好全市教育體育系統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日前,市教體局印發《2017年度全市教育體育系統冬春火災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知,決定從即日起至2018年全國“兩會”結束,在全市教體系統集中開展冬春火災防控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發生,確保重要節日、重大活動期間不發生有影響的火災事故。
《方案》明確了五項工作任務。一是強化火災隱患排查治理。要結合前一段時間學校安全生產大檢查專項治理工作,再次進行全面排查,不漏一所學校、不放過一個隱患,做到應查盡查。通過排查,要徹底摸清學校消防安全的底數。對排查出的隱患要全部建立臺賬,制訂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和整改責任人。對于在學校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期間發現的隱患,要加快治理進度,特別要加大對教職工老舊家屬院消防問題的全面排查力度,集中整治違規用火用電、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安全疏散通道不暢、違規超員住宿等問題,督促極個別出租房屋明確消防安全責任和管理人員,健全日常管理制度。二是持續深化對電器火災的綜合治理。要形成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機制,定期開展自查排查和整改落實工作,及時整改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實等問題;認真排查本地本單位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用電負荷超額、電源插座數量不足以及未設短路保護裝置、私拉亂接電線、使用“三無”電器產品等問題;排查本地本單位是否按照規定配備專業電工、定期檢測電氣線路和設備問題;加強電氣設備管理、使用和維護等電氣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和管理工作;加強安全用電常識宣傳教育工作,提升電氣火災防范能力。三是全力做好重要節點消防安全工作。要圍繞元旦、圣誕、春節、元宵節和全國及省、市“兩會”等重要節點,開展全面檢查,落實消防安保措施,加強消防安全防范工作,重點加強學生宿舍、廚房、食堂、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鍋爐房、變配電室、體育場館、會堂、多功能廳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消防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四是推進微型消防站建設提檔升級。按照市政府有關要求,2018年2月底前,所有重點單位要按照標準建立微型消防站,強化聯勤聯訓和演練拉動工作,完善調度指揮和區域聯防機制,逐步實現聯防區域內“一點著火、多點出動、鄰里互助、協同作戰”目標。各縣區、局直各學校要著眼火災事故“滅早、滅小、滅初期”,整合內部安保力量,積極推動建立微型消防站,結合實際,開展微型消防站業務培訓和演練工作,提高實戰能力。五是深化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要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工作,要針對冬季火災特點,加大對師生消防安全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開展消防宣傳工作,大力普及冬季用火、用電、用氣等防火常識和逃生自救知識。省教育廳和省消防總隊精心編發了一批消防安全溫馨提示短信,各縣區、局直各學校要通過“校訊通”、QQ群、微信群、官方微博等平臺,定期向廣大師生推送,提醒注意事項,提示消防安全。要積極組織開展“119”消防宣傳月活動,營造濃厚的消防宣傳氛圍。要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大培訓活動。要組織各學校(單位)負責人和管理人集中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培養一批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要加強值班人員消防專業培訓,推動落實24小時不間斷值班。
《方案》要求,市教體局及各縣區、局直各學校(單位)都要成立領導小組,負責本地、本學校(單位)冬春火災防控的調度指揮工作。各縣區、各學校(單位)的主要領導是本地、本學校(單位)冬春火災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親自過問、親自研究;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要全面負責、全程參與,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要細化工作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切實將工作任務和職責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具體人員。市教體局對工作不落實、進展緩慢的,通報批評;對發生較大或有影響火災事故的,對其年度平安工作實行一票否決。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