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科技館:“半根冰棍錢”花得值
摘要:原標題:農村中學科技館:“半根冰棍錢”花得值 比自己拿到第四屆科技館發展獎“輔導獎”更讓路春強高興的是,學生趙立燕獲得該獎項的“創意獎
比自己拿到第四屆科技館發展獎“輔導獎”更讓路春強高興的是,學生趙立燕獲得該獎項的“創意獎”。
路春強是山東淄博市臨淄區第二中學的生物老師,也是校科技館的科技輔導老師。該校是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農村中學科技館”公益項目援建對象。
“農村中學科技館最重要的作用是點燃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探究。”路春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趙立燕就是在接觸到科技館之后,開始對科技創新感興趣,她琢磨出的在淋浴噴頭上整合梳子和搓澡巾的點子,雖稍顯簡陋,但問題來源于生活,并用現有知識去解決,這是很重要的科學思維。
路春強說,以前學校的社團活動多以文體為主,科技館建成后,科技創新方面的活動多起來。這正是“農村中學科技館”項目的初衷。
2012年8月,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實施“農村中學科技館”項目,以加強對農村中學學生及周邊居民的科普。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立了293所農村中學科技館。直接受益人數已達137萬人次以上。
“我們調研發現,很多孩子將科技館當作‘寶貝’,以前只能在書本上學的知識現在可以動手做,對農村孩子來說,這是個特別好的愛科學、學科學的啟蒙。”貴州省科技館的熊茂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但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很多老師還只是讓學生來參觀,不知道怎么更好利用科技館,也沒有輻射到周邊居民。”熊茂婷認為。
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對該項目的評估則顯示,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資金投入不足,缺少長效化的科普財政投入機制;西部基層科學教師、輔導員師資力量十分薄弱,特別是科技教師、輔導員的培養和培訓亟待加強,缺乏長效化教育培訓體制做保障;科技館基礎設施配備和科普展品數量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西部和農村青少年對于科技創新知識的需求。
基于此,評估方建議,將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作為開展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加大對基層科普教育的財政投入,國家應擠出這“半根冰棍錢”,設立農村中學科技館專項經費;將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列入中小學教育發展規劃,讓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學校的標準配置;增設專職科技教師編制,增加科普必修課程設置,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對基層科學教師、輔導員教育和培訓,形成長效機制。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2日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