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百姓家門口的貼心檢察官
摘要:李強:百姓家門口的貼心檢察官——記泌陽縣人民檢察院派駐馬谷田檢察室主任李強駐馬店網訊(本網記者 徐明 通訊員 李琳)“用土語方言講法律,老百姓聽得懂、
李強:百姓家門口的貼心檢察官
——記泌陽縣人民檢察院派駐馬谷田檢察室主任李強

駐馬店網訊(本網記者 徐明 通訊員 李琳)“用土語方言講法律,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日前,駐馬店市人大代表、馬谷田鎮河南村黨支部書記余永立,對馬谷田檢察室主任李強服務基層群眾的做法豎起了大拇指。
馬谷田檢察室是經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和省編辦批準設置的派駐鄉鎮檢察室。2011年2月,泌陽縣檢察院選派李強擔任馬谷田檢察室主任。李強先后從事民行、反貪偵查等工作,有著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

派駐檢察室與老百姓打交道頻繁,事務瑣碎,矛盾常見,這活不好干。而李強卻干得有聲有色。
“小小檢察室,也有大作為。李強在加強法律監督、服務群眾、預防和懲治職務犯罪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泌陽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田冬松說。
一個僅有3名干警的檢察室,如何在李強的帶領下搭建起“延伸監督觸角,護航百姓幸福”的大舞臺呢?

打開“便民窗” 服務群眾更快捷
李強上任后,首先在檢察室推行起了“一明白二及時三延伸”“便民窗”工作機制,方便群眾來訪和舉報。“一明白”,通過在檢察室門口設立“檢務公開”欄、編印宣傳手冊等形式,讓群眾明白檢察室職能;“二及時”,通過發放“檢民聯系卡”,24小時及時接待群眾來訪;“三延伸”,將預約接待、巡回接待等制度延伸到檢察室,努力讓群眾少走路、少花費。
2014年3月,老劉因宅基地與一家公司多次發生沖突,老劉準備到上級有關部門上訪。李強了解情況后,一方面熱情地向老劉解答有關法律規定,穩定其情緒;另一方面向這家公司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在土地權屬沒有確權之前,暫停開發利用。在李強的持續關注下,雙方最終妥善解決了問題。
據統計,幾年來,李強通過下訪、窗口接訪等形式,共受理來訪舉報160多件,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1500余人次,幫百姓解決困難200多件。
筑起“防護網” 保障發展更有效
近年來,隨著中央惠農支農政策力度的加大,基層干部涉農職務犯罪也隨之逐年增加,如何讓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李強堅持懲防并舉,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
2014年10月,馬谷田檢察室投資11萬元率先設立全市首家農村基層干部教育警示基地。基地定期組織基層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增強他們拒腐防變的“免疫力”。
李強抓住人事調整、惠農補貼、征地補償發放等關鍵點,利用警示教育基地不定期開展好警示教育,目前已組織800余名基層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在抓好基層干部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同時,李強還配合院自偵部門,重點打擊侵吞惠農補貼、征地補償等專項資金和物資的職務犯罪案件。6年來,李強帶領馬谷田檢察室共查處涉農職務犯罪案件4件6人,其中貪污案件3件5人,引起了群眾的一致好評,有效凈化了農村政務環境。

拓展“新陣地” 監督觸角更深入
李強堅持“以創新推動工作,以創新服務民生,以創新贏得好評”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1+7”聯動監督服務模式,“1”即檢察室,“7”為控申、預防、反貪、反瀆、民行和批捕、公訴等7個部門。通過多部門聯動,加強對基層七所八站和村組織監督,共同化解基層涉檢信訪案件,深入推進各類涉農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的懲治和預防工作。
今年2月,李強在審查丁某不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一審判決而提起申訴一案時,發現該案無法執行,遂與民行科的同志一起多次與案件當事人溝通,促成了雙方的和解,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2015年8月,李強擔任馬谷田鎮南崗村委第一書記。他順應群眾期盼,切實履行職責,累計爭取項目資金500余萬元,用于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夯實了村級發展的基礎。2016年底南崗村如期脫貧,李強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馬谷田檢察室是泌陽檢察機關展示忠誠、公正、清廉、嚴明形象的一張新名片,也是人民群眾了解檢察機關的一個窗口。我們將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延伸法律監督觸角,把優質檢察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李強表示。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