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標改革 呼喚補齊“工程學”短板
摘要:原標題:科學課標改革 呼喚補齊“工程學”短板 “新課標實施了,但科學教育課還是面臨巨大挑戰。從我調查的情況來看,還是存在科學課開課率不足、核心課
“新課標實施了,但科學教育課還是面臨巨大挑戰。從我調查的情況來看,還是存在科學課開課率不足、核心課程地位重視不夠、師資力量沒跟上等情況。”近日,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恩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他看來,小學科學課改革迫切需要補齊“工程學教育”這塊短板。
今年,教育部出臺了經過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從今秋起,科學課程延伸至小學1、2年級,且要覆蓋K—12全部學段。這意味著科學教育將正式納入全階段國民教育體系。
作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劉恩山以生物學舉例:“我們會用一個大概念構建課程框架和內容要求。在小學階段,就是讓學生要掌握‘植物能適應環境,可制造和獲取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存’這個大概念。接著,我們會將其他生物概念延續至初中乃至高中,其內容標準設計是循序漸進和連貫一致的。”
劉恩山介紹,新課標實施后,科學課堂教學追求“少而精”:少就是概念性知識少;精是注重深入理解,淡化背誦。“新課標減少不必要的術語,準確表述教學要求。以前老師備課會揣摩課程標準設計者的意圖,但現在課標對學習結果有了精確的描述。”
小學科學課程新標準的最大亮點在于:高度關注科學課程中以STE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為特點的跨學科教育。“其內容標準包括物質、生命、地空、技工四大領域。”劉恩山認為,工程學是STEM實施的橋梁和關鍵。
“小學生不僅要知道科學,還要知道技術工程學以及產品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劉恩山說,工程學素養對每一個學生都很重要,其實踐需要教學條件和教師的專業基礎,但在我國這方面還沒得到足夠的重視。據他了解,發達國家很重視工程學教育,如美國有科技精英學校,韓國出臺專業學校的管理條例并配備專業的師資力量。
“在我們強調‘雙創’、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今天,工程學不僅僅是職業教育,而是應該作為公民素養的一部分,在實現國家戰略中發揮作用。”劉恩山表示,希望工程學內容能進入科普場館,也希望工程師和工程院院士這樣的優秀團隊能加入到科學教育的隊伍中來。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