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經濟 通信科技

傳統農業突圍,應該把主陣地放在哪

2017-10-17 09:5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fl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原標題:傳統農業突圍,應該把主陣地放在哪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過市場手段引入各色高科技和人才團隊并不是“盆景”,通過“標本”打造形成模式,

原標題:傳統農業突圍,應該把主陣地放在哪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過市場手段引入各色高科技和人才團隊并不是“盆景”,通過“標本”打造形成模式,會帶動更多的本地農業嫁接高科技。 

  不久前召開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調研座談會上,山東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得到了來自中央農辦的“點贊”。

  作為農業大省,山東農業產值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但大并不等于強,對于山東來說,在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傳統農業尋求突破的“仗”在哪里打?主陣地在哪里?多次到山東調研的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認為,以農科園區建設作為現代農業的突破口,山東尋求到了一條農業由大做強、農民增收致富的拓展之道。

  瞄準痛點“搭積木”:四級農科園區全覆蓋

  山東濱州北部臨海,地處黃河下游,廣闊的土地和海洋資源是最大的自然優勢;但其劣勢同樣突出:園區處于科技資源的洼地,發展農業所需的資金、信息、人才、成果都需想辦法。

  怎么辦?

  “我們采取一種‘搭積木’創新的模式,瞄準黃三角農業‘痛點’,利用一種嚴密的合作協議,將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資源整合起來,發展自己。”在濱州國家農科園區負責人心目中,通過市場手段引入的各色高科技和人才團隊并不是“盆景”,通過“標本”打造形成模式,會帶動更多的本地農業嫁接高科技。

  打開視野,聚攏資源,在種植農品之后,延伸鏈條,將精深加工和銷售加工打通,尋求更多附加值。這樣的做法,濱州國家農科園區并不是唯一的踐行者。

  針對“痛點”,引入人才和技術搞集成創新是山東農科園區建設的一大特色。山東引入的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STS)計劃,吸引中科院17個院所主持研發、在山東落地轉化了首批8個農業科技重點項目,累計實現經濟效益近100億元。

  10年前,山東率先在全國開展省級農高區建設,至今已建成14個省級農高區,再加上2015年起批建的111個省級農科園區,如今,山東已形成了省級農業科技園—省級農高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農高區的梯次發展農科園區體系,擁有科技部批建的19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數量居全國之首。這種全覆蓋的局面也被徐南平稱為“最完善的農科園區布局”。

  數量之外,山東農業人也并未放棄對質的追求:壽光蔬菜、煙臺葡萄、樂陵馬鈴薯、萊蕪生姜、泰安苗木花卉等11個全國本領域規模最大的產業群,是山東各農科園區堅守特色的真實寫照;山東半島15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還誕生了數以百計的農業龍頭企業,比如消化過剩玉米產能的西王集團、擁有國內食品界首條全產業鏈的中裕集團……

  系統設計探路徑:“土專家”技術輸出“園外香”

  種了大半輩子冬棗的山東棗農劉漢棟發現,賣棗掙的那點兒錢,在一年的總收成里占得越來越少了,“以前只知道可以加工成棗汁,現在不僅‘上了網’,還發展了采摘園,城里人幫著摘,更貴嘞!”

  對山東科技系統干部來說,通過對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系統設計,推動多要素集聚、多產業疊加、多領域聯動、多環節增效,在農科園區里探索出讓“一產”變為“新六產”的實現路徑。

  只有初中學歷的壽光農民劉成德現在有兩重身份,其中一個是“土專家”。他連續十多年埋頭鉆研,發明了矮化、密植、“一邊倒”樹型畝產萬斤桃的技術,成了遠近聞名的“桃王”;他的另一身份是西安華西專修大學農學院的“客座教授”,為學生們講授瓜果種植等方面的知識。

  看一個地區的農業科技水平如何,主要看農民用在地里的技術是否先進。在此角度上,山東農民,特別是壽光農民在種植蔬菜的技術和品種有很大優勢。于是遼寧、黑龍江、山西、河北、吉林等省市紛紛聘請壽光技術員建大棚,到當地教老百姓如何嫁接、增加產量,教種菜知識。

  中央農辦主任、中央財辦副主任韓俊在各地調研時也常常遇到來自山東的技術員。在他看來,山東農科園區“園內開花,園內外都香”的創新成果,不僅向全國各地輸出了先進農業技術,更輸出了農業人才和理念。

  特色農品跨領域:不斷創新釋放改革紅利

  有事沒事的時候,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歐陽竹喜歡到山東省濱州市北部臨海的鹽堿地轉轉——這片曾經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如今已被抗鹽堿小麥所占領。天翻地覆的變化源于“渤海糧倉”計劃的實施,它使山東鹽堿地種糧面積增加到100多萬畝。

  如果說氣候條件和栽培歷史是山東發展農科園區的天然稟賦,那么創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各色農品和發展模式更是山東人所擅長的。

  我國是世界馬鈴薯最大種植國,但產量、品質卻始終位居20位之后,且專用型薯種一直是空白。十多年前,商人梁希森瞅準這一商機,先后投資20億元,建成全球最大的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中心。如今,建在希森集團的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創造了年繁育原原種2.5億粒、商品薯單薯重量3.6公斤、畝單產高達6500公斤等一系列“馬鈴薯神話”的同時,還瞄準世界行業難點和空白點發力——瞄準鮮食馬鈴薯和彩色馬鈴薯兩大領域進行攻關并取得成功。

  西王集團則把目光投向了制糖領域,他們開發的玉米綿白糖以結晶果糖為主,以葡萄糖為輔,經過特殊工藝研制而成,是由玉米精深加工而成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在中國玉米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西王玉米綿白糖的“橫空出世”更具戰略意義。

  一產抓優,二產抓深,三產抓全,在山東農科園區,還有許許多多的“西王”,他們不斷嘗試著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以改革紅利驅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4480yy苍苍私人|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男人插女人30分钟|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短视频| 6080夜福利|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乱子伦一级在线观看高清|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视频免费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西西人体444rt高清大胆|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奇米影视国产精品四色|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观看|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人狍大战| 久久丝袜精品综合网站| 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男生把女生桶爽| 内蒙大叔打桩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青春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大乳喷奶水在线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在线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