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花生全程機械化生推進活動在正陽舉行
摘要: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 文/圖 2017年9月12日,全國花生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在正陽縣舉行,參會人員首先在正陽廣場實地參觀正陽農業機械展示,并參觀了正花食品產
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 文/圖
市政府副市長賀振華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全市農機事業蓬勃發展,產品種類不斷增加,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初步形成產業集群,正陽花生種植170萬畝,圍繞花生種植,管理,收獲,加工,花生機械快速發展,99%的花生生產機械為自主研發,各類農業機械保有量達到16。54萬臺,是名副其實的花生農機大縣。
賀振華說,這次全國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交流培訓會在正陽舉辦,這是駐馬店向全國先進農機經驗學習的一次難得機遇將以這次交流培訓為契機,吸人之長,補已之短,再接再厲,真抓實干,不斷提升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正陽縣委書記劉艷麗作了縣情介紹。他說,正陽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全縣花生種植面積達到172萬畝,產量達53萬噸,連續20年位居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正陽花生”是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正陽縣是全國種養結合整縣推進示范縣、國家衛生縣城,被財政部、農業部審批為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河南省唯一的一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花生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的美譽。2016年,河南省農業結構調整暨“三秋”生產現場會到正陽觀摩花生生產,新華社報道了正陽的農業供給側改革。央視七套以《粘土地上的奇跡》對正陽圍繞小花生、做好大產業做了專題報道。正陽花生走上了面積由小到大、品種由劣到優、產業由弱到強的特色之路。
隨著花生種植面積的擴大、經濟效益的提高,花生生產的機械化應用程度逐年提高。目前,我縣有各類花生機械16.54萬臺,其中99%的花生生產機械為我縣自主研發。圍繞花生種、收、管、加的農機企業38家,先后獲得專利109項,有11家企業生產的8種花生機械進入河南省農機補貼目錄。正陽花生生產從種植、管理、收獲到初加工以形成了完整的機械化鏈條,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花生收獲期由原來的45天左右縮短為一個星期。2016年,正陽縣成為河南省首批命名的“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在花生機械化觀摩現場,參會人員聽取了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情況介紹,參觀了高產高效田、觀看了收獲機、摘果機及機械化生產現場演示,觀摩后的交流會,更是領導、專家、與會人員相互學習借鑒、不斷完善花生機械化生產、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的平臺,農業部、市、縣領導的致辭,讓人們更加了解了國家、省、市、縣的農業生產狀況。
全國農機推廣總站副站長涂志強要充分的揮農機推廣主體主導作用和專家指導組技術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地方政府的重視和農機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站在 新的歷史起點上,聯合 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農機生產企業和新型農業生產主體,加快技術創新,提高 農機產品性能。要加強農機推廣實驗示范,推進農機農藝融合,不斷熟化花生生產機械化技術;要搞好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技術路線研究,積極推廣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普及應用。要以提高農業機械化科技推廣技術水平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為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和農村做出新的貢獻。
農業部南京機械化研究所黨委書記胡志超主講花生生產機械化概況與發展。號召全體與會人員要結合實際,借鑒推廣正陽縣農機農藝融合的經驗,推動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