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譽名為“中國花生之都”儀式隆重舉行
摘要:花開世界 生耕正陽正陽縣譽名為“中國花生之都”儀式隆重舉行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 文/圖 9月12日,譽名正陽縣為“中國花生之都”儀式在
花開世界 生耕正陽
正陽縣譽名為“中國花生之都”儀式隆重舉行
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 文/圖
花開世界,生耕正陽
一個農業大縣是如何專心種植一粒花生,成為“中國花生之都”的呢?正陽是個農業大縣,耕地面積233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3.6畝。據《正陽拾遺》記載,清咸豐年間進士丁寶楨,曾任山東巡撫,后任四川總督,曾途經正陽,在路邊酒家品嘗了一道名為“花拌雞”的菜肴,感覺肉嫩味美,過齒難忘。了解其制作之法,是正陽三黃雞和珍珠花生經爆炒而成,在其就任四川總督期間,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后被稱為“宮保雞丁”,正陽花生也由此而聞名。
正陽縣很早就培育出了小白沙、“遠雜9102”和“遠雜9307”等系列品種。正陽人還發現花生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抗癌、抗炎、調節免疫能力、防止前列腺疾病等生理功能,并在民間廣為宣傳。
近年,正陽縣按照“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的思路,推廣新品種,拉長產業鏈,實現新突破。央視七套以《黏土地上的奇跡》對正陽縣圍繞小花生、做好大產業進行了專題報道,新華社也深度報道了正陽縣的農業供給側改革方面的成效。
正陽縣連續18年被評為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但大而不優、大而不強一直困擾著正陽花生產業的發展。該縣從改進花生品質、提高花生產量、增加群眾收入入手,與省農科院張新友院士團隊合作,試種推廣高油酸豫花37新品種。采取統一供種、統一栽培、統一技術、統一供肥、統一管理、統一回收的六統一模式,大幅度提高了該縣花生的質量和單產水平,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種植花生的積極性。使正陽縣的花生種植面積由過去的150萬畝擴大到今年的172萬畝,其中高油酸花生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
該縣注重花生文化發展,
正陽縣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花生花開世界,最終在正陽生耕發芽茁壯成長。
正陽花生走進新時代
在正陽縣蘭青鄉,樂源牧業萬頭奶牛觀光牧場,一頭頭膘肥體壯的奶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加工好的花生秧。樂源牧業正陽有限公司是
延長花生產業鏈提高附加值。近年來,正陽縣卯足了干勁,大力發展花生精深加工業和全資源化利用,不斷做大做強花生產業。引進的君樂寶乳業以花生秸桿為原料,建立4A級旅游景區的樂源萬頭奶牛養殖基地,打造華中地區的君樂寶乳制品、花生奶生產基地。目前,每天乳制品產量達到200多噸,花生奶生產項目7月投產。
“正陽花生已實現全程機械化,花生收獲期已由原來的45天,縮短為一周左右。”該縣農機局一負責人說,過去由于機械化水平低,加之黑黏土地易板結,正陽花生面積很難提高。近年來,正陽縣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支持本土企業自主研發或與科研院所合作生產花生機械。目前,全縣花生機械生產企業發展到38家,獲得國家專利103項,年產花生生產機械6萬多臺,產品涵蓋種植、收獲、摘果等各個環節,有力支撐花生規模化種植。
一個花生大縣有農業機械制造產業園區3個,除滿足本縣外,花生機械還銷售到本省其他市縣以及湖北、安徽、新疆、海南等多個省區,各個廠家花生機械供不應求。
正陽縣優質花生資源,吸引了國內眾多食品加工企業的目光。君樂寶乳業、維維集團、牧原集團等知名上市企業相繼在正陽縣投資建廠。維維糧油(正陽)有限公司濃香花生油項目日處理花生仁550噸,調和油生產線年生產能力3萬噸以上。正陽溫州特色食品產業園已入駐溫州鄉巴佬企業26家,研制花生休閑產品,使花生的加工多樣化、品牌化。
供給側改革讓房地產開發商徐偉嗅到了投資農業的商機。去年,他毅然轉行在正陽縣產業集聚區投資7億元,開工建設占地200畝的“正花食品產業園”投產在即。徐偉說:“正陽花生籽小粒飽口感好,蛋白含量豐富,適宜加工花生食品。產業園集各類花生食品的研發、加工和轉化為一體,5條生產線年加工轉化花生5~8萬畝,能吸納安置勞動力近千人。”正花食品產業園集花生產品研發、花生食品深加工、出口貿易、電子商務、倉儲冷鏈物流于一體,致力打造中國最大的花生食品深加工基地。
同時,正陽縣積極做好花生秸稈、花生殼的綜合利用,牧原集團的飼料生產、天潤農業的湖羊養殖、綠源專業合作社的食用菌種植等,通過經紀人收儲花生秸稈,或自用或調出或養殖,使花生秸稈、花生殼得到了充分利用,花生的各個部位基本上被充分利用。
如今在正陽縣,花生全身都是寶,就連過去沒人要的花生秧、花生殼,也成了養殖戶眼中的“搶手貨”。目前正陽縣圍繞花生精深加工發展花生油、花生蛋白、花生炒貨等系列產品加工企業23家,圍繞“吃干榨凈”目標,正陽縣把小花生做成了富民強縣的大產業。
同時,應運而生的花生機械合作社、花生種植合作社等,他們把黨組織建在合作社上,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數百家的花生合作社、家庭農場,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帶動貧困戶走上脫貧路。
為讓正陽花生走新一個新的時代,該舉辦產銷對接,“互聯網+花生產業”高峰論壇。今年7月13日,2017第四屆中國﹒正陽“互聯網+花生產業高峰論壇暨河南省優質花生產銷對接洽談會”在駐馬店召開。農業部、省、市、縣有關領導和中國知名農業專家、電商專家,各大油廠、花生食品廠、花生進出口企業、深加工企業、花生產供應商,花生、糧食機械設備生產廠家等各界精英6000余人參會!參展單位100多家。推介“正陽花生”這張名片,研究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把花生產業銷售運用到“互聯網+”模式上,提出發展新思路。當天簽約花生和花生機械銷售合同16.4億元,項目投資簽約140億元。
正陽花生常年保持在170萬畝左右,單產達到300公斤,總產量50萬噸。正陽花生連續兩屆被評為“河南省名牌農產品”;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正陽花生”品牌價值達到21.56億元。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榜網絡投票第9名,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王強看后正陽花生說:“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
為了讓花生產業發展更好,該縣從改良花生品種入手,與河南省農科院院長、花生專家張新友團隊合作尋求種子上的突破。張新友每年無數次前來正陽做實驗,他在正陽花生大田里培育出了遠雜9102品種,畝產達到400公斤。他也憑借這科研成果,獲得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榮譽。近年,張新友院士又培育出豫花37高油酸花生,這個品種把花生的貯存時間延長至3年。正陽幫農種業公司總經理楊展:“我們公司出資300萬買斷豫花37,發展優質花生實現優質優價,訂單生產,產銷銜接。我們將把這個花生種搭上’一帶一路’的發展快車,走進世界的舞臺。”
正陽縣委書記劉艷麗說:“每年花生這一項為正陽農民增收2.6億元。小小花生米成為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豆豆’。”
全國唯一一家,花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落戶正陽
今年8月10日,正陽縣通過了國家農業部和財政部的審批,成為我省唯一一家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縣,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家花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如今,正陽縣將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載體,著力打造高起點、高標準的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
打造高標準花生種植基地。在園區內整合項目資金,遷出區域內村莊,使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林成網,集中打造高標準花生種植基地。同時,引進先進的現代農業生產手段,建設烘干車間,統一供種、統一機械服務、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銷售,引領全國花生種植。
引進培育花生精深加工企業。圍繞花生產業做大做強出臺優惠政策,以花生休閑食品、花生油脂、花生飲料、花生保健食品為主攻方向,堅持外引內培,打造全國重要的花生制品精深加工基地。
建立花生質檢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借助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優勢,積極申請在正陽建立國家級花生檢測中心,嚴密監測花生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黃曲霉毒素污染等質量指標,確保質量安全。加快制定正陽花生生產各項標準和操作規范,力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花生標準。積極與張新友院士團隊、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王強所長團隊以及科研院所專家合作,爭取建立花生院士工作站。在組建河南省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正陽縣綜合試驗站的基礎上,申報加入國家級花生產業技術體系。
建好國際花生城。加快推進總投資20億元的正陽國際花生城建設,建成集現貨及期貨交易、檢驗檢測、出口加工、倉儲物流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花生及花生制品交易中心,打造全國最大的花生交易平臺,把正陽花生推向國際化。
正陽花生產業的系列深度開發,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形成了食品加工和機械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加快了該縣縣域工業化進程。正陽一粒花生的洼地效應仍在不斷放大,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