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砥礪耕耘五載路 滿程風雨滿程歌
摘要:市委書記余學友(中)等領導在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前排左一)等陪同下,深入西平縣進行實地調研。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星(前排右二)等領導在西平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全喜(

市委書記余學友(中)等領導在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前排左一)等陪同下,深入西平縣進行實地調研。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星(前排右二)等領導在西平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全喜(左一)等陪同下,來西平檢查指導工作。

一座快速崛起的服裝新城。
驀然回首,又一個極不平凡的五年已然從我們眼前倏然掠過。
這五年,是西平發展壓力大、困難多、形勢嚴峻的五年,這五年,是西平解難破局、共克時艱的五年;這五年,也是西平經濟發展勢頭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對外形象明顯提升的五年。
五年來,西平縣委、縣政府圍繞“團結奮進,再創輝煌”總目標,撲下身子,真抓實干,堅定不移“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同全縣87萬人民風雨同舟,休戚與共,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共同鑄就了一段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發展史。
■名片:叫響全國提振信心
西平是一個歷史文化厚重的千年古縣,古為西陵,春秋歸楚,戰國屬韓,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建縣史,是中國農耕文明、服飾文明、冶鐵文明的重要發源地,被授予“中國嫘祖文化之鄉”、“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
西平居“中原腹地、天下之中”,京廣鐵路、石武高鐵、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縱貫南北,處于鄭州、武漢之間的“半日經濟圈內”。隨著河南省實施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西平正日益成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和招商引資的首選地。
近年來,西平縣立足特色、創出亮點,趁勢跨越,對外知名度、美譽度明顯提升,先后榮獲全國十佳最具投資營運商價值城市、生態魅力縣、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科技進步工作先進縣、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縣、首批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綠化模范縣、心理服務體系試點縣,全省平安建設、信訪穩定工作先進縣,全省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衛生城、園林城、文明城、職業教育強縣等市級以上榮譽稱號200多項。
眾多光亮的名片背后,反映的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西平的名氣和變化得益于硬實力的加強。五年來,西平縣堅持三產協同,創新驅動,優化結構,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據統計,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201.5億元,較2011年凈增77.3億元,年均增長9.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億元,增長27.2%,增速居全省第三、全市第一……
不斷刷新的數據背后,是西平縣領導班子敢于改革、勇于創新的膽識和實踐,是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各盡其責,是全縣人民的齊心協力、努力拼搏的堅實足跡。
■三產:火力全開捷報頻傳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走進西平縣嫘祖服裝新城·智尚工園,筆者看到,一棟棟服裝產業大樓錯落有致,外觀設計新穎別致,綠化樹木整齊劃一,廠區道路寬闊整潔,已吸引歌錦服飾、卡朱米羽絨服、華之諾服飾、圣可服飾、鑫源制衣等30多家企業入駐,入駐率超過80%,投產率近40%。
智尚工園只是西平縣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平縣把開放招商、項目建設作為“一號工程”,著力培育服裝生產、機械電子制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3個主導產業,以智尚工業園、農牧機械產業園、光電產業園、食品機械產業園等4個園區建設為重點,通過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上下游聯動發展,成功引進了一大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關聯度強、發展前景好的項目,形成了一區多園、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
五年來,該縣已累計引進各類項目426個,總投資額達309.2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20個,10億元以上項目8個,20億元以上3個,撐起了經濟發展的新天地。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縣,在農業發展上,西平特色鮮明,可謂“大手筆、巧手法”。
五年來,西平縣以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為引領,以高標準糧田建設為重點,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抓手,健全服務體系,強化科技支撐,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加快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目前,西平縣已建成高標準糧田78萬畝,2016年糧食總產達到96萬噸;加快農業集約化步伐,流轉土地36萬畝;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936家,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9家,榮獲全國糧食和肉類產量百強縣、全省高標準糧田建設示范縣,連續十年被定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
依托傳統優勢,西平縣還把第三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重要突破口,規劃引導,催化第三產業迅速膨脹、脫胎換骨,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目前,全縣個體工商戶達1.4萬戶,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2426家。2016年,全縣通過電子商務認定的企業達28家。
加快特色商業區建設。目前,投資26億元的紅星美凱龍街區建筑群、投資20億元的建業城市綜合體、投資10億元的前海鵬祥商業中心等項目正扎實推進,對城鎮、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越來越強。
■城建:求新求變提質加速
近年來,特別是去年被納入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第一批試點縣以來,西平縣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以打造“花海旅游新城”為目標,堅持城鄉統籌,增投資、強基礎,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結合西平縣城的文化底蘊、區位優勢,該縣邀請專家學者論證,提出了打造“花海旅游新城”的縣城規劃總體目標:城東南規劃建設面積14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城西北規劃建設面積27平方公里的城西新區;中部為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的老城區。
在城市建設中,該縣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城市目標,強化基礎,完善功能,嚴格管理,提升品位,先后啟動實施了道路、橋梁、游園、廣場等一批市政工程、民心工程項目。
五年來,該縣已累計實施房地產項目62個,總投資69.2億元;升級改造城區游園綠地17處,建成區、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1202公頃、24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0.8平方米;新建了人民廣場、嫘祖文化苑、西平生態園、嫘祖海棠園等主題游園;先后對新、老城區及產業集聚區的柏苑大道、解放路北段、金鳳大道東段等20條道路進行了新建、改建和提升,完成城區背街小巷綜合整治110條,新建、改建鳳鳴路跨河大橋等橋梁7座,金鳳大道下穿鐵路橋涵已建成通車,城區道路互聯互通、四通八達;投資1.1億元,完成了第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高標準安裝了路燈和沿街建筑物景觀燈,城區亮化率達到98%。
西平縣還致力于統籌城鄉發展,采取“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加大投入、完善機制”的工作舉措,扎實開展人居環境改善等農村五項重點工作,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如今的西平鄉村,“天更藍、地更綠、水更美、路更暢、林更茂”,村容更加整潔、環境更加宜居,呈現出“綠樹村邊合”、“水滿枝頭花滿枝”的怡人景象。榮獲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是河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
■生態:藍天碧水花開爛漫
五年來,西平縣堅持綠色環保,重整治、管長遠,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彰顯。
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共淘汰黃標車2100輛,治理廢氣排放企業192家,拆改城區燃煤鍋爐40臺,第二、第三空氣自動監測站開通運行,大氣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空氣質量逐年提升。總投資1.5億元,完成了魯洲集團等重點涉水企業廢水深度治理和清潔生產審核;建成洪河呂店水質自動監測站,關閉廢水排放不達標企業35家,小洪河、淤泥河等主要河流水質持續向好。
實施生態水系建設。投資近20億元,大力實施“兩河”生態治理工程,南城河、龍湖等治理工程加快推進,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生態水系逐步修復完善。著力打造以“海棠為主、櫻花為輔”的沿河沿湖景觀帶,“綠水潤城、碧水繞城”、“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美麗畫卷正逐步展現。
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全縣林地面積4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8.3%;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42.1%、37.2%,路溝河渠綠化率和城區道路綠化率均達93%。鞏固林業創建成果,爭創國家森林城市,投資1.2億元,加強縣城主干道路、出入口等重點區域廊道建設;推進縣域內107國道、石武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廣鐵路、345國道生態廊道建設,城鄉一體的生態網絡構筑形成。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全省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民生: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五年來,西平縣委、縣政府堅持把人民幸福作為最高追求,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每年拿出70%的財力用于改善民生,五年累計投入92億多元,民生支出演繹“加速度”。
加快民生事業發展。推進扶貧攻堅,立足“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精準扶貧”三大戰略,深入實施產業扶貧、社會扶貧,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發展條件全面改善,實現38988人穩定脫貧。累計完成投資2.6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89公里,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增加到1704公里;新建、改造農村電網變電站15座;危房改造1163戶;解決農村安全飲水23.6萬人。全縣共新打機井9120眼,新建農橋4120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6.8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8.6平方公里。
社會保障更加完善。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3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6.1萬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標準持續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社會救助及時有力,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得到有效落實,慈善事業、殘疾人事業體系進一步健全。
公共服務全面提升。教育事業均衡發展,五年累計投入6.4億元,擴建城區中小學校11所;新建四中、六中、八中、五小等中小學校6所;全縣校舍安全、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全面實施。衛生計生服務持續提升,縣中醫院喜遷新址,縣人民醫院新病房樓投入使用;17個鄉鎮衛生院新一輪升級改造全部完成;平安骨科等醫養結合的新型民營醫院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群眾就醫更加方便;新農合實現全覆蓋,縣、鄉、村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群眾“看病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社會治理不斷加強。平安建設持續深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面加強,實現了技防全覆蓋;繼續運用“接、解、結”工作法,有效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信訪形勢總體穩定,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穩居省、市前列,被評為全國心理服務體系試點縣、省市平安建設、信訪穩定工作先進縣、全省唯一的無赴京集體上訪先進縣。
五年一個刻度,西平譜寫了富有時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光輝篇章;五年一個跨越,西平肩負使命和責任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今天的西平廣大干群,正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風貌、空前高漲的創業激情、務實苦干的工作作風,踏著奮進鼓點,迎著時代風口,豪邁奔向未來。策 劃: 張建偉文 圖: 丁 振胡軍華

棠溪湖風景如畫。

小游園四季如春。

人民廣場氣勢恢宏。

民生項目鋪天蓋地。

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農牧機械制造產業實現抱團崛起。

光電信息產業快速發展。

西平縣產業集聚區航拍一角。

“三河三湖”治理,打造生態宜居西平。

一座花海旅游新城已初步形成。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