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博會上體驗冰雪魅力
摘要: 近日,2017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以下簡稱“冬博會”)在京舉行。本屆冬博會以“引領未來”為主題,將冰雪教育、奧運城市發展、雪場運營
近日,2017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以下簡稱“冬博會”)在京舉行。本屆冬博會以“引領未來”為主題,將冰雪教育、奧運城市發展、雪場運營管理等領域作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中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路徑。展覽共吸引400余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和9000余家渠道商入駐,觀眾人數超過12.5萬人次,其中包括2萬余專業觀眾。
【互動游戲樂趣多】
筆者在冬博會展區看到,冰雪秀場上裝備密布、人流如織。“這里好玩的東西太多了,有冰壺、龍舟,還有VR冰雪運動。一戴上眼鏡,我就像真的站到了滑雪場上,特別真實、特別酷!”法國留學生彼得對筆者說。
據介紹,本屆冬博會展區規模超過2.2萬平方米,共設九大展區,設置了產業服務、冰雪文化等多個環節。現場引入了冬季運動仿真模擬體驗系統、智能運動裝備以及App應用體驗等“互聯網+”元素,提供真冰秀場、雪坡體驗等一系列配套活動,最新的8K顯示技術及產品也為觀眾體驗注入了不竭動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以北京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中國冰雪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此次冬博會獲得了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的大力支持,并首次引入了“主賓國”概念,邀請瑞士成為合作伙伴,進一步促進國際冰雪資源與中國市場的全面對接和共同發展。
此外,今年冬博會新增設“冰雪進校園”板塊,集中展示智能冰雪教室等訓練場所及相關設施,提供滑雪訓練的實際體驗,推進冰雪教育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
【產業發展共把脈】
籌辦2022年冬奧會為中國冰雪產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各方普遍看好中國市場。有關方面預計,在全球滑雪市場整體陷入停滯的背景下,中國市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5年冰雪產業總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那么,在中國冰雪產業步入快車道的當下,如何加快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呢?
國際滑雪聯合會秘書長薩拉·劉易斯表示,要將優秀運動員的出現配合媒體宣傳和社會導向,創造“體育英雄”;同時,發動更多人參與滑雪運動,夯實滑雪運動的群眾基礎,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滑雪運動的發展。“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新形式出現在滑雪運動的發展中,增加大家參與滑雪運動的興趣和機會。”她說。
冬奧會的籌辦激發了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積極性,促進了大眾消費結構轉化升級,也對體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IDG集團全球總裁熊曉鴿表示,冬博會服務于產業的發展以及產業鏈上需求的對接。對于冰雪產業投資機會,目前缺乏一個好的基金投資系統的支持。推動冰雪產業發展應出臺相關的帶有鼓勵性質的投資和稅收政策。
相對于大多數目光集中于2022年冬奧會的體育經濟和社會影響力,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更加關注冰雪運動本身的發展和教育傳承。楊揚認為,中國體育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一定要有耐心,踏踏實實做下去。就滑冰而言,這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千萬不能以競技的心態去培養孩子,要讓孩子們從中得到快樂。“真正的體育文化是生活。”她說。
【冬奧籌備穩推進】
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積極參展,集中展示了冬奧賽事規劃籌備進展、冰雪項目引進政策優勢、冬季旅游特色資源等內容。
據了解,今年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重點是推進競賽場館的規劃建設。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被稱作“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已經開始場地施工;在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等規劃設計工作也正按照計劃推進。同時,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進行中。例如,交通方面,京張高鐵和延崇高速已全面開工;3個賽區市政、通訊、水利、電力等也已啟動建設。
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表示,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冬奧會是京冀協同發展的一大具體實踐,要把冬奧會作為文化標桿,推動籌辦冬奧與區域發展協調聯動,實現籌辦工作與京津冀協調發展、產業轉型升級、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相融互促,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秀答卷。
此外,北京冬奧會引起了海外華文媒體的廣泛關注。近日,50家海外華文媒體的負責人齊聚北京冬奧組委,共同簽署了“海外華文媒體助力北京冬奧倡議”。倡議號召發揮海外華媒優勢,講好北京故事。此次倡議的簽署,將進一步推動北京2022年冬奧會在海外的宣傳報道,助力冬奧發出時代最強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