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腐大王”變身“養牛達人”他念好生意經帶富一方人
摘要:8月10日一大早,正陽縣永興鎮永興村的吳中友來到養牛場給肉牛喂料。今年是他創辦養牛場的第6個年頭。 記者看到,一大群肉牛正吃著飼料,兩只剛出生的牛犢在吳中友身邊撒歡。摸摸可愛的小牛犢,看著一頭頭驃肥體壯的肉牛,吳中友喜上眉梢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張 華 文/圖
8月10日一大早,正陽縣永興鎮永興村的吳中友來到養牛場給肉牛喂料。今年是他創辦養牛場的第6個年頭。
記者看到,一大群肉牛正吃著飼料,兩只剛出生的牛犢在吳中友身邊撒歡。摸摸可愛的小牛犢,看著一頭頭驃肥體壯的肉牛,吳中友喜上眉梢(如圖)。
“豆腐大王”的華麗轉身
做生意成功后,吳中友又把眼光轉向房地產方面。一次,他到內蒙古考察,發現內蒙古養牛戶用的草料正是來自正陽縣的花生秸稈,運到內蒙要0.45元一公斤。他一算賬,在正陽養一頭牛要比在內蒙養一頭牛多賺3000多元。
2012年,吳中友決定利用當地花生、玉米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從事養牛業。為此,他先后到山東、吉林、沈陽、哈爾濱等地考察,從中看到了養牛的前景和希望。
當年,他投資60余萬元,在永興鎮小陳村創辦了占地8畝的養牛場,從吉林引進25頭西門塔爾牛,開始做“牛倌”。
愿望是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如今,吳中友從最初飼養25頭肉牛發展到今天合作社年存欄600多頭,年出欄400多頭,產品遠銷武漢、廣東、江西等地,并與南京一家公司合作采取網上銷售。養牛讓吳中友收入頗豐。
“我常給村民說,一頭牛犢養4個月價值就可達1.2萬元,小牛就是一個小型印鈔機。”吳中友說,他的愿望是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成立合作社
吳中友經常到周邊一些養牛戶家義務給牛看病、接生、配飼料,還把先進經驗傳授給他們,沒收過一分錢。同時,他還為環衛工人訂做服裝,救助孤兒,為敬老院的老人、村里的貧困戶送錢送物。
村民姚桂花的丈夫去世,家庭困難。吳中友利用到戶增收資金等方式幫扶她,讓她每年可獲得5000元紅利。
像姚桂花一樣,吳中友通過合作社對130戶貧困戶采取代購、代管、代養、代銷、全托模式養牛,幫助他們走上脫貧路。
“下一步,我將擴大規模,計劃年存欄量達到1000頭,帶動貧困戶駛入脫貧快車道。”吳中友說。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