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棄10萬年薪回鄉創業
摘要: 追夢路上有苦有甜他放棄10萬年薪回鄉創業□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通訊員 孟祥瑞 文/圖 彭濤正查看繁育的鱘魚苗 彭濤抱著上百斤重的雜交鱘種魚。本報訊 昨日,記者走
追夢路上有苦有甜
他放棄10萬年薪回鄉創業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孟祥瑞 文/圖
彭濤正查看繁育的鱘魚苗
彭濤抱著上百斤重的雜交鱘種魚。
本報訊 昨日,記者走進正陽縣皮店鄉鱘魚養殖基地,看到養殖場的每個水池都設有溫度表、增氧棒,鱘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著。
見記者到來,正在養殖場忙碌的彭濤熱情相迎。這個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小伙子,已看不出往日的書生氣息,短袖、短褲、拖鞋,隨時就會跳到魚池里忙乎。
回鄉創業 不忘初心
“我之所以放棄大都市高薪工作,回鄉創業養雜交鱘,主要目的是想在中原地帶繁殖、養殖原本生活在深海中的雜交鱘,以填補中原繁殖、養殖雜交鱘的空白,希望用自己的技術帶動鄉親致富……”面對記者的采訪,今年35歲的彭濤說,就是感到愧對父母,父母供應自己上學很不容易,希望他考上大學脫離農村,過上城里人的日子,沒想到他讀了研究生又回到了農村。
“其實,對于我來說,回鄉養殖鱘魚從來沒有后悔過,回鄉創業是我的初衷。我當初就是想學業有成回鄉創業。”彭濤說,讓鄉親們和他一起養殖鱘魚脫貧致富。
出生在正陽縣王勿橋鄉王勿橋村的彭濤,2009年7月從大連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被廣東省昆蟲研究所錄用。2012年,由于工作成績突出,他被評為助理研究員,年薪10萬元,但他毅然放棄高薪工作回鄉創業,讓很多人,特別是父老鄉親很不理解。
賣掉住房回鄉養鱘魚
2010年,彭濤被研究所下派到廣東省7個大型水產繁殖、養殖場巡回做技術指導工作。其間,他從養殖場學到了很多實踐經驗。
這時,他想:自己在水產養殖方面的理論、實踐都有了,應該把這些理論、實踐發揮到最大化。
經過深思熟慮,2012年7月,他辭去工作,賣掉自己在廣東買下的住房,又從同學那里借錢,購買了15條雜交鱘種魚回到家鄉。后在同學的幫助下,他來到水質比較好的皮店鄉實現他的雜交鱘養殖夢。
追夢路上有苦有甜
“培育鱘魚苗很辛苦,特別是夏天的夜晚魚苗很容易缺氧。”彭濤說,如果缺氧1個小時,所有的辛苦都白費了,因此,他在夏天的晚上不敢睡覺。
彭濤說,培育鱘魚苗雖然辛苦,但也很快樂。在養殖鱘魚這一行業,有很多養殖戶咨詢他,他都會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術傳授出去。
2014年,彭濤的雜交鱘養殖場繁育的30萬尾魚苗被南方一養殖場一次性買走。今年已銷售50萬尾雜交魚苗。
彭濤跳到一個水池內,抱起一條上百斤的雜交鱘種魚說,如今,他的雜交鱘種魚已有60多條,他每天都圍著鱘魚轉,希望把鱘魚養好,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把雜交鱘種魚發展到二三百條,繁殖更多的魚苗帶動鄉親養殖鱘魚致富。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