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讓校園充滿魅力
——我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綜述
摘要: 駐馬店實驗小學舉行“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校園領讀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讀計劃”駐馬店站啟動儀式在駐馬店實驗小學隆重舉行。中央電視臺

駐馬店實驗小學舉行“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校園領讀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讀計劃”駐馬店站啟動儀式在駐馬店實驗小學隆重舉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海霞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市三小舉行“童心向黨歌聲嘹亮”歌詠比賽。
市八中舉行經典誦讀活動。
駐馬店實驗小學學生在習練中華傳統武術精粹太極拳。

每年國慶期間,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都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校園內到處國旗飄揚。

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節目精彩紛呈。
傳統戲曲文化進校園。

市一高分校的學生在學習書法創作。
市一小的同學們正在進行中國象棋對弈。

市二十一小舉行家校攜手為創文添彩主題宣傳活動。
清明節期間,我市各中小學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市十二小開展美德少年評選活動。

市衛校舉行向國旗敬禮儀式。
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學校內涵發展、打造學校特色、提高育人水平的重要環節,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創建文明校園的核心,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駐馬店市教體局緊緊圍繞“文化立校、文化興校”的發展理念,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打造特色品牌、營造優秀校園文化氛圍等為抓手,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核心,以豐富多彩的誦讀、寫字和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為載體,初步形成各校特色的教育體系,打造了良好校園文化宣傳陣地,培養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精神文化:讓國學經典浸潤心靈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活力與靈魂所在。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對學校文化的引領,是校園文化建設所要營造的最高目標。它是對學校育人目標的高度概括,突出表現為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精神追求。全市各學校根據各自的辦學特點,總結、提煉本校優良傳統,結合時代精神,努力營造團結和諧、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的校園精神文化。
2016年11月29日下午,駐馬店市會展中心彌漫著濃濃書香,由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市教體局、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團市委和市新華書店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全市中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大賽總決賽在這里舉行。經過市直選拔、縣區選拔和東部、西部決賽,從總計14場比賽15000多名中小學生中勝出的21支代表隊,在總決賽的舞臺上用多樣的形式演繹中華經典,博得觀眾一陣高過一陣的掌聲,讓人感受到了中華文化割舍不斷的文脈余香。許多觀眾表示,此次誦讀大賽活動新穎,感到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使人在重溫詩文經典中接受傳統教育,不僅讓人享受了一道藝術盛宴,更是得到了一次精神洗禮。
國學經典誦讀是我市文明校園創建的一大亮點。市教體局將此項活動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廣大未成年人從小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和浸潤,培養圓夢中國的合格接班人的主陣地進行廣泛推廣。并把過去簡單的“讀誦經典”提升到“讀經典、講示范”上來,將國學經典教育與學校德育教育相結合,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工作相結合,與文史教育、藝術教育等學科教育相結合,與中華傳統節日、民風民俗、社會實踐活動、家庭教育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努力讓國學經典浸潤每個師生,化為行動的指南。通過5年的不懈努力,全市有近75萬學生接受了國學經典教育。
4月21日,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語言文化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華鼎國學研究基金會、市委宣傳部、市文明委、市教體局主辦,駐馬店實驗小學承辦的“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讀計劃”駐馬店站啟動儀式在駐馬店實驗小學隆重舉行。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持人、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語言文化傳播專業委員會主任海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導師、播音指導黎江,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陳亮等國內播音傳媒大家出席了啟動儀式,并與廣大師生互動。
近年來,駐馬店市新華書店相繼邀請教育名家陶繼新、全國著名作家沈石溪、伍美珍、秦文君等來到駐馬店與市區學校的孩子們面對面溝通,讓“小書迷”們欣喜不已,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讀書興趣;市文廣新局舉行的戲曲進校園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厚重與絢麗。為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我市還在全市開展“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名家領讀活動”。通過開展活動,發揮名家的吸引力、感召力,進一步激發全市師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構建書香校園,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培養中國氣質。各學校還通過提煉辦學理念、辦學目標,推廣校訓、校歌,制作校風、教風、學風宣傳牌,通過戴校徽、穿校服等常規活動,增強師生對校園精神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環境文化:提升內涵占據精神高地
文化的歷史、文化的根脈就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精神家園”。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的精神家園,是學校的靈魂。近年來,市教體局在學校硬件設施不斷改善的基礎上,以建設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促進學校辦學內涵提升和師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全面推進了文明校園創建,使全市校園文化百花盛開。走在校園里,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環境的整潔、優美,更有那撲面而來的濃郁校園文化的芳香,沁人心脾。
在校園環境建設方面,市教體局要求全市各學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整潔、綠色、美麗的校園環境,做到合理布局、巧于設計,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有文化、每一處地方都能育人”。在醒目位置書寫富有教育性的文化標語,設置文化墻、宣傳櫥窗;在校園內建設主題鮮明、積極向上的樓層文化和書畫作品展示臺;教室外有體現班級特色的“班級名片”,教室內設置圖書柜、衛生櫥……市教體局還要求各學校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求奢侈,但求品位高雅,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的整體規劃和日常管理之中。目前,全市各學校校容校貌煥然一新,國學經典、名人雕像、書畫作品等隨處可見,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墻一壁都染上濃烈的文化色彩,體現出一定的文化意蘊。
駐馬店實驗小學利用每周國旗下講話、班隊會時間,通過演講、講故事、畫圖畫、看視頻等,弘揚孝敬文化、仁善文化、誠信文化、節儉文化等;利用每月一期的板報欄,介紹中國古代的發明家、哲學家、文學家、詩人,弘揚中華民族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注重學生的體驗性和參與度,如舉行中國傳統文化節,舉辦書畫展、茶藝展、民族服裝表演、唐詩宋詞吟頌比賽、民族音樂表演等活動,真正讓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學校多舉聯動,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精神的認知,通過開展傳統優秀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學生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成為有根的中國人。
近年來,市第三小學堅持以引導激勵為主、多方面滲透熏陶的原則,采取與各科教學、校本課程、少先隊活動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古詩文誦讀、傳統美德和禮儀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民族樂器和古樂欣賞等活動。校園處處洋溢著傳統文化的“味道”,同學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修身養德習文,牢筑傳統文化根基。該校新建了宣傳中華燦爛文化的書香苑和思賢亭。書香苑的布置以唐詩宋詞佳句為主,思賢亭四周懸掛宣揚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德育警句,中國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和思想像一股股涓涓細流融入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該校將優秀班級文化創建活動納入班級常規管理評估范圍。每學期,該校都要開展觀摩評比活動,評出先進班集體予以表彰,讓每間教室都充滿傳統文化氣息。該校還結合課程改革,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開發中華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精選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精神題材的專題視聽資料,或反映有關中國歷代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跡,或展現祖國壯美山河、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民間藝術,加以編輯整理,形成系列教材,有計劃地納入課堂,強化傳統文化教育。
“學校是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把傳統文化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融合起來,會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傳統文化的震撼和洗禮,從而種下真、善、美的種子。”提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市三小校長張云鵬給出了這樣的詮釋。
特色文化:在紅色土壤中茁壯成長
近年來,市教體局推行“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戰略,不拘一格,立體構建校園文化。目前,全市已擁有一批具有強烈校本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先進校和文明校,為學生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特色文化建設上,市教體局提出要善于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傳承創新;要嫁接文化、“接地氣”,融入鄉土文化、融入本土元素,從而構筑主題鮮明的學校特色文化。
耷拉、寰球、夢寐以求、嘰里咕嚕……這些讓很多人一看就想去查字典的生僻詞語,在駐馬店市第二屆中小學生漢字聽寫大賽參賽學生看來并非難事。2015年12月25日,駐馬店市第二屆中小學生漢字聽寫大賽在市實驗中學開賽。來自全市8縣兩區的10支隊伍10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當天首先進行的是小學組比賽。本次比賽以《通用規范漢字表》為規范標準,要求書寫規范、工整、筆畫順序正確。一名小學生選手介紹說,聽寫的詞大多來自語文書本,平時練過多次,總體來說難度不大。然而,在比賽現場,還是有不少學生出現失誤,一名選手在聽到“耷拉”一詞后,因為緊張,將“耷”字錯寫為“搭”,還有選手將“寰球”的“寰”字寫成“環”。當比賽進入后半程,難度加大,從兩個字詞組到四個字成語,現場氣氛越來越激烈。帶隊參賽的正陽三小校長溫培生說:“對學生來說,寫出來很多漢字并不難,難的是書寫規范。”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比賽不是真正的目的,目的是讓眾多中小學生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深厚底蘊,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傳承漢字文化。”
市第一小學利用重大歷史事件、國家公祭儀式、烈士紀念日、偉人誕辰日等,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歷史遺跡,宣傳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展示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該校每年開展各種傳統節日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習俗及淵源。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該校開展“緬懷革命英烈、弘揚革命精神”活動,組織學生前往竹溝革命烈士紀念館,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寄托對烈士的哀思,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革命先驅業績,永遠銘記和懷念他們為國為民的奮斗經歷,凝聚愛國雄心壯志。
為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思想品德修養水平,我市多次舉行了爭做美德少年主題演講比賽,旨在教育學生從小做一位誠實、守信、友愛、善良的好少年,引導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喚醒學生抵制一切消極價值觀和道德觀。演講過程中,選手們個個精神抖擻,從孝敬父母、自強自立、樂于助人、拾金不昧、勤奮好學等方面,以生動感人的語言、具體翔實的事例、飽滿的激情進行了演講,生動形象地講述了他們對于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和理解,表達了自己爭當美德少年的決心。
我市還不斷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和暑期親子讀書活動等,積極創新思路、打造特色,加強了學校圖書館(室)、數字圖書館、電子閱讀室建設和管理,進一步開放圖書區、班級圖書角,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圖書利用效率。充分調動全市各個學校的積極性,讓校園的角角落落都沐浴著書籍的芳香。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念的重要來源。他多次強調,在實現中國夢的新征途上,我們離不開凝心聚力的中國精神、中華文化。為此,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通知,提出分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濃厚的校園文化是管理者的匠心獨運,是留給學生終身美好回憶的精神家園。各層級學校必須以文化作為對接通道,把校園文化造濃、造足,防止文化斷層、育人斷層,讓師生受到文化熏陶,真正使學校成為承擔和弘揚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 市教體局局長李華說。
記者 黃育南 文 記者 王 偉 代廷偉 李鳳嶺 張 朝 李中海 圖
責任編輯:db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