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鵝“唱”出脫貧致富好聲音
摘要: 巧用資源上項目大白鵝“唱”出脫貧致富好聲音□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通訊員 孟祥瑞 文/圖 本報訊 時值盛夏,記者走近正陽縣皮店鄉潘店村,看到的是一幅白
巧用資源上項目
大白鵝“唱”出脫貧致富好聲音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孟祥瑞 文/圖
本報訊 時值盛夏,記者走近正陽縣皮店鄉潘店村,看到的是一幅白鵝成群的畫面。
養鵝嘗到甜頭
昨日,記者在皮店鄉潘店村的錦繡田園合作社的飼養基地,看到一個個水塘星羅棋布,養鵝大戶潘華勝正給成群結隊的鵝喂食(如圖),10000多只鵝的叫聲此起彼伏,場面極其壯觀。
潘華勝是潘店村出了名的養鵝能手。他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摸索,他找到了養鵝的經驗,鵝抗病能力很強,比養雞風險小,比養豬、養牛的投入少,所以,短短幾年間,他通過養鵝富裕了起來。
今年44歲的潘華勝初中畢業后開始養豬,后來養過羊、雞、鴨,最后他發現潘店村靠近淮河岸邊,水源充足,水塘、樹林、青草都是養鵝得天獨厚的條件,最終他開始養鵝。潘華勝說,最開始他養了1200只鵝,收入10多萬元,這讓他信心倍增,不斷擴大養殖規模。
2010年,潘華勝成立了錦繡田園專業合作社,占地2260畝,成為集種植、養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生態示范合作社,現有養殖水面1300余畝,還有果園、荷塘等。
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路
“像這種鵝一只鵝苗就要35元一只。”潘華勝說,有的一只可以長到10公斤左右,成鵝一只賣200多元錢。
潘華勝從1200只鵝起家,如今擁有存欄鵝萬余只、年產鵝苗近13萬只,出欄3萬多只,鵝蛋15萬余枚,成為正陽縣的養鵝大戶。
“鄉政府對潘華勝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該鄉鄉長郭衛東介紹,為了讓潘華勝更好地發展養鵝業,鄉政府在潘華勝的養鵝基地為其修筑了攔河大壩,利用淮河支流的水發展養鵝業,對養鵝基地內的池塘進行全面清淤,打機井4眼,為其申請900多畝的林業項目。
靠養鵝富裕起來的潘華勝沒有忘記鄉鄰。該村村民潘漢勝的愛人是名聾啞人,家庭生活困難。潘華勝就讓他到養鵝場幫忙養鵝,一個月可掙2000元錢。
錦繡田園合作社是皮店鄉產業扶貧基地,已帶動34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路。
“下一步,我將擴大規模,計劃建立10個養鵝基地,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采訪結束時,潘華勝信心十足地說。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