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文化浸潤的城市才美麗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5月1日,天中花卉古玩城更名為天中花卉文博園,旨在打造“挖掘民俗文化——傳承非遺資源——打造產融文化博覽園&m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5月1日,天中花卉古玩城更名為天中花卉文博園,旨在打造“挖掘民俗文化——傳承非遺資源——打造產融文化博覽園——提升天中形象”這一文化產融運營理念,實現以“文”促“商”、以“商”促“文”的傳承、發展模式。在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助推駐馬店旅游文化的發展的同時,讓駐馬店這座城市在文化的浸潤下更加美麗。
手工打造蜜蠟掛件。
非遺展覽一角。
5月16日,記者在天中花卉文博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流區”看到,焦氏根雕傳承人焦新會的根雕作品活靈活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彩紅制作的國花掛件絢麗奪目;麥草畫傳承人袁月英正在向市民介紹麥草畫的制作過程……或許是被非遺技藝“精工細作”所帶來的匠人精神感動了,有位女士誠懇地詢問袁月英收不收徒弟,她希望能夠為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盡一份力。現場一片熱鬧場景。
天中花卉文博園
原名叫天中花卉古玩城
天中文博園是天中花卉文博園的一部分,天中花卉文博園的原名叫天中花卉古玩城。
“在驛城區文化旅游局的具體指導下,共同商討、搭建具有權威性、常態化、專業化的天中文化傳播平臺,努力提升傳統文化對社會公眾的影響力,營造濃郁的人文氣息和氛圍,為更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工藝美術產品展示的傳承、挖掘,共同促進非遺保護和發展,在原有古玩城基礎上升級為天中花卉文化博覽園,并于5月1日,正式更名為天中花卉文博園。” 當日,該公司經理胡平安向記者介紹了該園升級的初衷。
天中花卉文博園坐落于駐馬店市森林公園東側,是河南雨軒商貿有限公司投資運營的駐馬店大型文化項目,整體建筑按照世界先進的節能自然采光場區進行建設。整個園區建設占地24.84畝,總建筑面積15000平米。“花卉區設有56間店鋪,水族區16個,工藝品區40個,園林資材區16個,古玩字畫區71個,共199間店鋪,和一個近1000平米的駐馬店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者和民俗文化展示、交易區,入住商戶150家,日平均客流量1800人。” 該公司負責市場策劃的招商經理冉琛告訴記者,目前商鋪入住率100%。
“這個地方以前是置地公園花卉溫室,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自1997年建成以來已近20年,因缺乏專業的維護與后期投入,已有礙觀瞻,不但沒有發揮出應有的規模優勢,而且沒有創造出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與置地公園的整體建設規劃形成較大反差。”提起建園初衷,胡平安告訴記者,為配合園林城市建設,打造豫南最大的集科研、觀光、種植為一體的園林花木市場,該園被河南雨軒商貿有限公司拍得項目合法經營權后,于2015年2月11日開始建設, 2016年12月整體建設完成,歷時1年零7個月。一期天中花卉于2016年10月6日開業,二期天中花卉古玩城于2017年1月6日開業。
花卉市場
成為人們追求時尚的好去處
“富有春天氣息的香雪蘭,配上百合、蔦尾、洋牡丹、蕾絲花等,既婀娜多姿又色彩鮮艷、芳香宜人,又給人以朝氣蓬勃的感覺。而星點木、蓬萊松、芒葉、排草等清新幽雅的新綠素靜花材則棄絕了大紅大綠的熱鬧,給人以清涼感。花影搖曳,楚楚動人,蕩出一室清香、悠悠彌漫……”南方阿鐘花木生態盆景園里老板正在熱情地向客人介紹花藝搭配的技巧。記者看到,這個有著三間店鋪的盆景園里布滿了多彩艷麗,大如盤、小似盅的盆栽花,不僅滿足了人們不斷提高的生活需求,還為五彩繽紛的花卉市場增添了許多艷麗的色彩和清新誘人的芳香。
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色文化、綠植、花卉、觀賞魚、工藝品等已經日益成為人們豐富日常生活的新時尚。
據悉,該園花卉30%來自駐馬店市周邊種植戶或自有花木基地,70%來自鄭州、廣州、昆明花木集散地。
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
和傳統工藝美術產品展示交流區
上午9時50分,天下收藏的店主周付連正在給一位老顧客包裝選好的商品。周付連告訴記者,她店里的商品大都是從民間收集來的,客戶主要是一些喜歡收藏的市民。
10時,接到訂單的九緣琥珀老板張亞中正在聚精會神地為客戶純手工制作蜜蠟掛件。張亞中告訴記者,他之前在深圳開店,他店里的琥珀和蜜蠟掛件都是他純手工打造的……
一件小小的古玩濃縮著歷史的百轉千回,蘊藏著源遠流長的遠古畫卷,沉淀著豐富深邃的文化內涵,透視著古往今來的歲月滄桑,傳遞著華夏文明的延續,承載著神秘厚重的今古奇觀。
據胡平安介紹,文博園建筑面積近5000平方米,有71間獨立店鋪,一個近1000平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美術和民俗手工產品展示區。經營范圍覆蓋古瓷器、古錢幣、古銅器、古玉器、古家具、名家書畫、玉器、翡翠、蜜蠟、琥珀、水晶、動物標本、紫砂陶瓷、奇石、雕刻、郵票、古玩雜項、文玩珠寶。
“我們在滿足古玩收藏愛好和文化藝術愛好者需求的同時,還設置了天中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工藝美術產品展示交流區。園區現入住有麥草畫、重陽茱萸絳囊、手工陶藝、竹編燈藝、刻版畫、天中火筆畫、焦氏根雕、剪紙、面塑及面人、農民畫、工藝毛線溝編布藝、花鳥字、糖畫、核桃雕花工藝等30多項駐馬店市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駐馬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手工技藝傳承者及傳統工藝美術人的項目。” 胡平安說。
如今,駐馬店古玩收藏研究會辦公室已設在駐文博園,為廣大古玩字畫收藏愛好者提供服務。
近期將舉辦紅色文化展
“今年5月,我們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美術和手工技藝產品現場制作觀摩展。近期將圍繞天中文化舉辦專題展,將舉辦駐馬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手工技藝傳承者及傳統工藝美術人作品紅色文化展;天中火筆畫專題展;書畫專題展。” 胡平安告訴記者,“我們曾先后到漯河、平頂山、信陽和許昌古玩城進行學習交流,發現很多城市都為廣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手工技藝傳承者設立了保護、傳承和市場推廣的平臺。然而,目前我市只有博物館、群藝館里存放著少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手工藝品,沒有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手工技藝傳承者設立保護、傳承和市場推廣的平臺。”
“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雖然技藝精湛,但生活困頓,面臨傳承和發展困難。為更好地發揚保護天中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天中文化,建立一個非遺傳承人及手工技藝傳承者交流、展示和推廣的平臺很有必要,讓手工藝人的作品能夠流通起來,讓他們能夠擺脫生活的困頓,也讓更多人愿意學習傳統技藝,讓更多傳統手工藝能夠被傳承并不斷發展,也讓更多人體會到了非遺技藝“精工細作”所帶來的匠人精神,最終形成良性的循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 胡平安說,下一步,該園將按照“挖掘民俗文化——傳承非遺資源——打造產融文化博覽園——提升天中形象”這一文化產融運營理念,篩選駐馬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手工技藝傳承者及傳統工藝美術人的有關紅色文化作品走進紅色景點,走進省內古玩城。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