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7年駐馬店市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開發區、市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
《2017年駐馬店市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17年1月9日
2017年駐馬店市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
實 施 方 案
2017年是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關鍵一年。為全面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實施意見》(豫政〔2015〕60號)、《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全市殘疾人小康進程實施方案的通知》(駐政〔2015〕112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市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提高殘疾人就業水平,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堅持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原則,以強化培訓質量管理為手段,以促進殘疾人穩定就業為目標,全面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幫助更多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目標任務
全市全年培訓城鄉殘疾人6900人,實現就業創業或增加收入4900人,實現城鎮殘疾人就業培訓全覆蓋,對城鎮有勞動能力和培訓意愿的殘疾人實行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著力提高培訓質量,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后殘疾人職業資格證獲取率達到70%以上;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殘疾人就業率達到70%以上;參加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后殘疾人生產技能和經濟收入均有新提高。
三、主要工作
(一)實施“互聯網+”工程,加強技能培訓
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緊緊圍繞各縣、區經濟產業的實際需求,針對城鄉不同類別殘疾人的自身特點,重點實施以下幾項培訓:
1.目前,電子商務因其進入門檻低,就業形式靈活,殘疾人借助互聯網技術,克服身體和功能障礙,足不出戶,就可實現網上靈活就業,適合殘疾人尤其是重度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1)各縣區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確定培訓地點,培訓地點要符合電子商務培訓條件。(2)要加大宣傳力度,結合殘疾人二代證數據庫實名制錄入系統中未就業的殘疾人狀況,實施重點幫扶,采取電話、短信、微信等多種形式,宣傳培訓項目,讓未就業殘疾人充分了解培訓項目,做好自主報名工作。(3)要發揮志愿者在配合培訓中的作用,對有需求的殘疾人進行現場指導和服務,確保培訓質量和效果。(4)各縣區要分批次進行培訓,每批開班學員應屬于同一縣區,方便學員在離家近的地方集中學習,以往參加過殘聯其他培訓班的學員也可參加此次培訓。(5)電子商務培訓以農村殘疾人為主,對象是16-40周歲適齡殘疾人(肢體二級及以下,聽力、言語三級以下、視力四級以下),認識絕大多數常見字、具備一定手寫能力、有恒心、有就業意愿的殘疾人學員。
2.依法推進按比例就業和多種形式就業。建立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公示制度和殘疾人按比例安排就業崗位預留制度。除創業3年內、在職職工總數不超過20人的小微企業外,對達不到比例要求的用人單位,要依法征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獎勵。通過落實稅收優惠、社會保險補貼、崗前培訓補貼、技術支持等措施,扶持發展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的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工療機構等輔助性就業機構,鼓勵用人單位吸納更多殘疾人就業。搭建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產品和服務展銷平臺。建設一批殘疾人就業示范基地。開展靈活多樣的農村殘疾人種養殖和服務業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農村殘疾人實現創業、增收。
3.實施就業創業培訓。各縣區要采取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推進大眾創業、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和更加公平的就業。積極創建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引進適合殘疾人的創業項目,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創業培訓、創業見習與指導、融資服務、法律援助等孵化服務,殘疾人創辦的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在孵化基地內優先享受各項扶持政策。積極落實國家和省市殘疾人創業相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或靈活就業殘疾人,免費辦理殘疾人個體經營優惠證,按照規定為創業殘疾人給予稅收減免、貸款貼息和發放資金補貼、社會補貼等,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幫助安排經營場所、提供啟動資金支持。對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并積極參與創業的殘疾人,按規定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培訓補貼等扶持政策。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應有一定比例用來安排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就業。
4.強化規范化建設。加快全市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規范化和殘疾人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推進殘疾人服務窗口和各功能室建設,完善機構職能, 加強與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對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面向有就業需求和培訓愿望的殘疾人免費提供就業技能培訓、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就業服務。繼續推行殘疾人“實名制”培訓,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提高培訓后的就業率。
5.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切實加強殘疾人勞動保障監察,嚴肅查處強迫殘疾人勞動、不依法與殘疾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的殘疾職工與健全職工同工不同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為殘疾職工發放工資等行為, 依法糾正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時歧視殘疾人行為,切實維護殘疾人勞動保障權益。
6.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助殘扶貧工程。各級殘聯協助基層黨組織做好貧困殘疾人家庭基本狀況的調查摸底;協助產業集聚區黨組織做好助殘扶貧工程項目論證和企業選定工作;協助對擬扶持殘疾人或殘疾人家庭做好申報審核工作;協同產業集聚區黨組織做好勞動技能培訓工作;協調解決殘疾人遇到的有關問題和難題;做好信息傳遞、典型收集、宣傳檔案整理等工作。
(二)注重實效,切實提高培訓質量
各縣區要繼續推行就業導向的培訓模式,大力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定崗培訓,以培訓后就業率檢驗培訓成效。要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增強培訓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嚴格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規定的培訓課程、培訓課時和培訓標準開展培訓。實用技術培訓要選擇適合當地實際的實用技術培訓項目,合理安排培訓課程、課時,送培訓到村、到家,確保殘疾人課堂學得會、到家能操作,實現農村殘疾人勞動力就地安置。
(三)加強建設,全面提升基地培訓能力
各縣區要發揮已建設的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對殘疾人就業培訓的示范帶動作用。全市殘疾人培訓基地在已納入全市全民技能培訓機構的管理,各縣區政府要對殘疾人培訓基地進行扶持,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圍繞支持產業集聚區基地建設,以企業新招用人員和在職殘疾人職工技能提升委托培訓為主要內容,通過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企業直接培訓與企業聯合職業院校合作培訓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推動全市產業集聚區企業開展訂單定向培訓工作。
(四)搭建平臺,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
1.發展居家就業。各縣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結合殘疾人自身條件和實際需求,為殘疾人量身定做個性化的居家靈活就業方案,幫助殘疾人選擇適合的居家就業項目。重點引導從事電子商務(網店經銷)、社區服務業、家庭手工業、特色種養殖業等,切實幫助殘疾人解決就業、發展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融資、產品銷售等困難。縣級以上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殘疾人專產專營和殘疾人產品政府優先采購制度,建立殘疾人居家就業產品展覽展銷平臺,支持企業與殘疾人簽訂委托加工合同或產品購銷合同,促進殘疾人產品走向市場。引導和幫助居家就業殘疾人自愿參加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等。
2.推進社區就業。各縣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開發適合各類殘疾人不同特點的社區就業崗位,鼓勵和組織殘疾人通過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實現就業。在家政服務、維修服務、保健服務、環境管理等社區就業崗位,對適合殘疾人的,優先安排殘疾人就業。
3.促進公益性崗位就業。縣級以上政府要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公益性崗位,明確一定比例用于安置殘疾人就業。各縣區殘聯要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基層社會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公益性崗位。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因人設崗”的原則進行崗位設置,促進殘疾人公益性崗位開發的制度化和長效化。
4.扶持自主創業。各縣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搭建殘疾人創業信息交流平臺,廣泛征集、深入挖掘好的創業項目,并及時公布,為殘疾人提供信息參考,鼓勵引導殘疾人自主創業。扶持建設殘疾人就業創業示范基地,為有創業意愿的殘疾人提供創業培訓、創業見習、創業指導、融資服務、法律援助等服務。各縣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通過租賃“愛心商鋪”等方式,無償提供給殘疾人和吸納安置殘疾人較多的企業作為創業實訓基地。有關部門要通過資金扶持、小額貸款貼息、經營場所租金優惠、社會保險補貼、稅費減免等措施,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
5.促進殘疾人大學生就業。繼續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普通高等院校和特殊教育學校殘疾人畢業生的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各縣區要對所在地殘疾人大學生情況進行詳細統計,在全市建立實名制殘疾人大學生人才庫;要充分依托河南省殘疾人就業信息網,對未能就業的殘疾人大學生進行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服務。同時,鼓勵扶持有創業意愿和條件的殘疾人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
6.開展盲人助業行動。各縣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繼續推進全市盲人保健按摩機構規范化建設,促進盲人在保健按摩機構實現就業。2017年,要加大對盲人保健按摩機構的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勵盲人通過開辦按摩服務機構或在保健按摩機構從業等實現穩定就業。大力開展盲人保健按摩職業技能鑒定,擴大鑒定范圍,提高鑒定等級,提高盲人保健按摩人員持證上崗率。相關部門要制定并落實有關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各類醫療機構按比例吸納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從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機構、敬老院等相關社區服務機構內積極開發盲人醫療按摩崗位,吸納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就業。
(五)完善職能,提升就業服務水平
2017年,各縣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建立殘疾人就業服務平臺,完善殘疾人就業服務職能,構建覆蓋城鄉的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免費為殘疾人提供職業介紹、職業心理咨詢、職業能力評估、求職定向指導、職業適應能力訓練、就業失業登記、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咨詢、就業援助等就業服務。大力推進縣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工作,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全面開展就業窗口服務,提高基層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和能力。建立市級殘疾人職業能力測評室,通過“殘疾人職業能力遠程測評系統”,開展殘疾人在線職業能力測評。組織實施2017年基層殘疾人就業指導員遠程培訓,開發殘疾人就業指導員管理軟件,逐步完善殘疾人就業指導員管理制度,健全我市三級殘疾人就業指導員隊伍服務網絡,全面提升基層殘疾人就業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就業信息網。繼續執行就業服務信息上報制度,各縣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每月要統計、上報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信息。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作為黨和政府的重點工作,納入當地政府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和相關民生計劃,按照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細化、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務,狠抓落實,確保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順利實施。
(二)做好部門協作。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認真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保障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順利實施。財政部門要做好殘疾人就業培訓資金的預算安排,并對資金的管理使用進行監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每年要舉辦兩次殘疾人專場招聘會,同時要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范圍,對殘疾人開展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就業見習、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按規定給予補貼,并將殘疾人納入重點扶助對象,按照規定標準給予補貼。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按照規定,為殘疾人提供免費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服務。農業部門要將農村殘疾人培訓納入“陽光工程”培訓計劃。扶貧部門要將貧困地區的殘疾人培訓納入“雨露計劃”。工商、稅務部門要對自主創業的殘疾人落實稅費減免等政策。新聞單位要加強對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的宣傳,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支持和參與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
(三)做好資金保障。各縣區要積極通過多種渠道籌集殘疾人培訓就業資金,保障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順利實施。各縣、區要安排相當比例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用于殘疾人培訓和就業扶持,提高培訓質量,確保就業實效。試點開展安排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用于補貼靈活就業的殘疾人個人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的工作。各縣區審計部門要對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各縣區殘聯每季度末要向市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協調小組辦公室上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收支情況。
(四)加大宣傳力度。各縣、區要圍繞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以及電子屏幕、橫幅、標語、櫥窗、黑板報等宣傳形式,廣泛宣傳加強殘疾人職業培訓、促進殘疾人就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努力營造全社會尊重、關心、理解和支持殘疾人培訓就業工作的良好氛圍。
(五)培育先進典型。各縣區要充分挖掘和扶持通過培訓實現就業創業的殘疾人先進典型,展現殘疾人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宣傳他們通過就業創業提高生活水平的成功經驗,激發和調動更多的殘疾人投身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努力形成生動活潑的殘疾人就業創業新局面。
(六)加強督導檢查。各縣區要加強督促檢查,實行跟蹤問效,推動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有序開展。每月總結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進展情況,每季度向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協調小組辦公室上報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開展情況,半年進行一次專項督查,年底進行檢查驗收,確保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任務按時、高質量完成。市政府將適時進行督導檢查,表彰先進,督促落后,切實把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落到實處。
附件:1.駐馬店市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2017年駐馬店市殘疾人培訓工作任務分配表
附件1
駐馬店市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領導小組
成 員 名 單
組 長:杜中強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邱新慧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銀良 市殘聯理事長
成 員:宋萬幸 市發改委副主任
崔 毅 市財政局副局長
田江萍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駐馬店高級技工學
黨委書記
孫志強 市農業局副局長
趙清保 市委農辦總經濟師
郭維娜 市殘聯副理事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郭維娜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附件2
2017年度駐馬店市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
任 務 分 配 表
單 位
|
培訓(人)
|
就 業(人)
|
驛城區
|
760
|
530
|
遂平縣
|
570
|
440
|
西平縣
|
780
|
540
|
上蔡縣
|
870
|
640
|
汝南縣
|
770
|
530
|
平輿縣
|
780
|
540
|
正陽縣
|
780
|
530
|
確山縣
|
570
|
440
|
泌陽縣
|
780
|
540
|
開發區
|
100
|
70
|
市本級
|
140
|
100
|
合 計
|
6900
|
4900
|
備注:1.表中培訓人數是指職業技能、農村實用技術、專職委員、康復協調員和就業指導員
培訓五項合計人數;
2.就業人數是指城鎮殘疾人實現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或個體就業(創業)的人數和
農村殘疾人實現勞動力轉移及通過培訓實現增加收入的合計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