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仁醫——胡佩蘭
摘要:□ 晚報記者 栗晨曦 胡佩蘭(資料圖)。4月15日,本報官微以《中國最具正能量省份:河南!好人最多的省份:河南!特別提到大駐馬的一個人!》為題報道了胡佩蘭。《人民
□ 晚報記者 栗晨曦
胡佩蘭(資料圖)。
“她的病人在等她”
胡佩蘭是駐馬店市汝南縣人,是一名醫生,退休前在鄭州鐵路中心醫院工作。1944年,胡佩蘭畢業于河南大學醫學部,70歲時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堅持坐診。
據鄭州文明網記載,胡佩蘭學醫行醫70年,接生過的新生兒有6萬多名,看過的患者不計其數。她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
退休后,家人都勸她歇歇,但她卻不愿意閑著。“活著總得對人有點兒用處。”胡佩蘭說。
正是在“有用”思想的激勵下,她創辦了“胡佩蘭婦科專科醫院”——鄭州最早的民營醫院之一,用自己的專長奉獻社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滿頭銀絲、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的胡佩蘭,每天都要接待病人。
家人回憶,胡佩蘭老人在89歲高齡時,還堅持在臨床一線做手術。“沒日沒夜,拼命工作”是家人對胡佩蘭的印象。她的大兒子:國內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在微博里稱,母親可能是中國年齡最大的坐診醫生了。
2012年,胡佩蘭96歲,在鄭州市一家社區醫院做婦科大夫。雖然出門只能坐著輪椅,但她說,她的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 她的病人在等她。
確實,在她那間不到15 平方米的診室里,幾乎每個出診日的上午,病人都會把這里擠得只剩下一條過道。
“多活一天,就干一天。只要還能看病,我就要上班。”對胡佩蘭來說,工作是她長壽的秘訣之一。她必須每天8 時30 分準時出現在醫院,這是任何人都不能破壞的“ 鐵律”。
直到一個雪夜她在走下醫院臺階時,摔斷了三根肋骨,才被迫休息了幾個月。
胡佩蘭的病人不少是慕名前來找她看病的,有的是一家幾代人,有的是同一個社區或村子里的居民。胡大夫換醫院了,很多病人打聽出來新地址,再去找她看病。
胡佩蘭從來都是為患者著想,開藥便宜有效。有的家境貧困的患者付不起醫療費,她還要幫忙墊付。
捐建“希望書屋”
胡佩蘭生活節儉, 卻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2000年,她聽說共青團鄭州市委正在召集志愿者,兩次打電話強烈要求參加。2001年4月,她終于成為鄭州市年齡最大的志愿者,從此開始為公益事業奔波。
從2005年開始,她先后捐出了7萬多元的退休金和坐診收入。那時,胡佩蘭每月都會從1200元退休金中拿出800元單獨存著,積攢到一定數額后捐出,并計劃到百歲時捐夠10萬元。生前老人已經捐贈了7萬元。
胡佩蘭是“真英雄”
胡佩蘭的感人故事被省會媒體報道后,包括新華網、人民網在內的100多家網站競相轉載,一時引發全國網友熱議,在微博上也掀起了轉發熱潮,網友寫詩贊美胡佩蘭是“真英雄”。
“醫生是一個有博愛精神的職業,應該感情投入的職業,應該是有醫德的職業。不應該光看著錢。”胡佩蘭在接受白巖松采訪時說的一番話,在人們心中久久回蕩,令人回味。
做胡佩蘭一樣的人
□栗晨曦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你是仁醫,是濟世良藥。”這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在2013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上給胡佩蘭的頒獎詞。
“人活著,就要留下腳印,要經得起檢驗。我老了,更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守好這個陣地,多為群眾看病。”這是她在河南電視臺2013“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現場道出的心聲。
在胡佩蘭的眼中沒有病人的身份及其貧富,只有病情。她說“當醫生的第一堂課是醫德課”;“醫生最開心的事是看著一個個病人帶著痛苦而來,經治療愉快而去。當醫生不能想發財”。胡佩蘭的一生,是心系患者的一生。她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仁心大醫的深刻內涵。
她退休后在社區服務中心坐診27年,即使在腰椎間盤突出病情嚴重時,仍堅持坐小推椅每周出診6天,從未間斷。行醫70年來,她看病堅持在有效的前提下盡量開便宜藥,藥方很少超過100元,努力為病人解決身心的難題。她生活節儉,但經常拿出微薄的收入給病人墊付醫藥費。她在去世的前一天還在為病人看病,留給世人的最后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她心懷大愛,崇仁厚德,以治病救人為天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忠誠履行了一個醫務工作者的神圣職責,譜寫了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
作為醫生胡佩蘭的醫德不僅值得當代醫生好好學習,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我們要學習她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職業道德,心系群眾、濟世救人的大醫情懷,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凝聚正能量,以飽滿的熱情和激情傳遞正能量。我們要做像侯佩蘭一樣的好人,為家鄉爭光,樹立和維護駐馬店形象。到那時,我們走到哪兒都能自豪地說我是駐馬店人。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