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凍鎮傳統糕點鋪里年味兒濃
摘要:□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寒凍糕點年味兒濃。本報訊 “給我來2斤果子。”“我要3斤。”“我要這種,孩子們喜歡吃。”1月24日,正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寒凍糕點年味兒濃。
本報訊 “給我來2斤果子。”“我要3斤。”“我要這種,孩子們喜歡吃。”1月24日,正陽縣寒凍鎮寒凍街北王平心的糕點鋪圍滿了買果子的人。
“寒凍鎮糖果糕點制作歷史悠久。”今年72歲的王平心說, 他記事時,寒凍鎮就有幾十家做糕點的。大集體時,鎮里也有糕點鋪。20歲時,他拜當地有名的糕點世家傳人為師學做糕點。每年春節前是他們最忙的時候,晝夜不停地加工糕點。
“寒凍鎮各村都會派人來拉糕點。”王平心說,當時,每到過年,鎮里要給村里發糕點,村里拉回家再分給各家各戶,每人7兩。
“寒凍鎮的糕點在周邊鄉鎮是出了名的。”王平心說,包產到戶后,寒凍街上有很多糕點鋪長年做糕點,都是純手工制作,口感好,甜而不膩,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和青睞。
“30年前,我從集體糕點鋪出來,自己開了王家糕點鋪。”多年來,經過自己的精心制作,并加以改進,糕點鋪生意很火,特別是每年春節時,訂單多得讓人忙不過來。寒凍鎮的糕點成為當時周邊群眾走親訪友的首選禮品。
“現在年齡大了,我就把這個手藝傳給兒子王振。”王平心說。
走在寒凍鎮的街上,時不時會聞到糕點的香味兒。“以前,我家的糕點都是用木板制作的匣子包裝。”在該鎮高家果子鋪,高廣民說,后來為了節約開支,木制的匣子改為紙包裝并印有果簽,果簽上印有產品說明和生產廠家地址及電話等。
高廣民說,他父親高富榮自小隨爺爺從湖北省黃陂縣埠口逃荒到寒凍老街北埠口落戶。因為家貧,他父親18歲去汝南縣馬鄉學制糕點技術,學習了3年。學成后新蔡果品店邀請他當師傅,一干又是3年。很多人到高家學習糕點制作,回去后開設糕點鋪。
后來,高富榮與幾個人合伙在寒凍街北成立了“順和祥果品糕點鋪”,生產出來的糕點銷售旺盛。“順和祥”停辦后,高富榮一直帶小兒子高廣民制作糕點。1981年,高富榮受聘于鎮政府辦的―個食品廠,他的糕點制作技術又大派用場。該廠改制為個體企業后,高富榮自籌資金開辦糕點店,糕點品種有10多個。1986年,高富榮病故,高廣民子承父業,如今已掌握各種糕點加工技術。
“吃著這樣的糕點,才感受到年味兒。”一購買糕點的女子說,她每年都會買一些寒凍鎮的傳統糕點作為走親訪友的禮品。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