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品民俗文化長知識
摘要:剪窗花、做香包、捏面人、寫春聯(lián)小記者品民俗文化長知識□晚報記者 袁敏/文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圖 現(xiàn)場教小記者寫“福”。 “祝福送給大家!&rdqu
剪窗花、做香包、捏面人、寫春聯(lián)
小記者品民俗文化長知識
□晚報記者 袁敏/文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圖
現(xiàn)場教小記者寫“福”。
“祝福送給大家!”
制作香包。
剪紙前的準備。
“看看我們的作品吧!”
王老師教小記者剪紙。
張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
剪窗花、做香包、捏面人……1月19日,在駐馬店世紀廣場,小記者們聚集在一起,參加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度過了有意義又趣味十足的一個下午。小記者家長們紛紛表示,孩子們參加這種活動非常好,了解了許多民俗文化知識。
當天下午2時30分,小記者活動準時開始。雖然刮著大風,天氣寒冷,但絲毫沒有擋住小記者們的熱情,大家準時到達目的地。本次活動受邀的老師們有剪紙藝人朱俊、鉤花大師王彩虹、面塑大師張新芳、知名書法家中書協(xié)會員王東、吳明華、蔡曉雨。
為了激發(fā)小記者們的興趣,老師們還特意帶來了一些精美的作品,與小記者一起分享。看到老師的樣品后,小記者和家長們也不由自主地發(fā)出驚嘆聲。“我?guī)в屑舻逗图t紙,想先去學剪紙。”看到大家都在排隊,小記者李卓濤趕緊和媽媽說。
“今年是雞年,我們就先來剪個小雞吧!”剪紙藝人說。小記者們聽了連聲說好,都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紅紙,準備躍躍欲試。“將紙對折……剪刀要斜著剪下去……”從簡單的折法到復雜的剪法,小記者們一邊聽一邊認真地剪,并相互比著誰剪得最好最快,卻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小手已經(jīng)被手中的紅紙染紅了。
在剪紙老師的指導下,小記者們互相幫忙,等將手中剪裁的紅紙小心翼翼展開時,一張張漂亮的小雞窗花就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我以為剪紙只要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行,今天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呀!”“我剪的時候很緊張,手心都出汗了。老師剪出那么多好作品,不知道需要花費多少工夫呀?”小記者們情不自禁地發(fā)表著各自的感想。小記者李卓濤說,這個小雞窗花真漂亮,他準備貼在客廳窗戶上,讓大家都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
這邊窗花剪得火熱,那邊捏面人也開始了。沒多久,面塑老師周圍圍滿了小記者們。面塑老師首先給大家展示了他帶來的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的作品——龍蝦、螃蟹等。看了那些活靈活現(xiàn)的作品,大家羨慕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動手嘗試一下。材料發(fā)下來了,小記者們專心地聽著老師教怎樣制作小熊。
“先將材料搓成圓球,不能有一點兒縫隙!”小記者們在老師的講解下,快速地將材料搓成了圓球。接著做嘴巴,瞧,面塑大師把一顆被搓成橢圓形的“面團”放在那個圓球的一側。小記者們全神貫注,做起來有板有眼的,儼然小民間藝術家。不一會兒,憨態(tài)可掬的小熊終于大功告成了。
“老師,我做的小熊怎么樣?”小記者高一瀚揮舞著自己的作品,言語中充滿著自信。“老師快看看,我的小熊怎么樣?”小記者韓玉冉也興奮地揚起了自己的作品。
與此同時,做香包、寫春聯(lián)也吸引了許多小記者們。時間慢慢過去了,各項活動都陸續(xù)接近尾聲,小記者們玩得非常開心。“媽媽,我學會捏面人啦!你看,這是我做的小熊,好看嗎?”活動結束后,小記者劉澤航向家長展示自己的作品。看到孩子能有那么大的收獲,小記者家長表示這樣的活動非常好了,希望孩子以后能多參與這樣的小記者活動。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