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衙門作風”
摘要:□ 張大成 昨天,在街上偶遇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見他行色匆匆,便問其原因。他說:“準備人工養殖野兔。養殖野兔需要辦理許可證,但跑3個多月了還沒有辦下來。
□ 張大成
昨天,在街上偶遇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見他行色匆匆,便問其原因。他說:“準備人工養殖野兔。養殖野兔需要辦理許可證,但跑3個多月了還沒有辦下來。馬上就要下班了,再去看看今天能不能辦。”“怎么這么長時間沒有辦下來?”見我一臉驚愕,他又說:“現在到一些部門辦事雖然門好進了,工作人員的態度也好了,但事仍然難辦。他們總以各種借口一拖再拖,令人無可奈何。”
朋友的遭遇,讓我想起一個詞——“新衙門作風”。
所謂“新衙門作風”,一言以蔽之,就是“舊衙門作風”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與“舊衙門作風”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主要特點相比,“新衙門作風”在形式上剛好相反,就是“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但“落腳點”仍然是“事難辦”。無論“新衙門作風”還是“舊衙門作風”,本質上都是衙門作風,都是官僚主義在作祟,都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背道而馳。只不過“新衙門作風”是以外表親民便民的形式出現,是“溫柔的陷阱”,更具隱蔽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一系列措施,黨員干部隊伍的精神面貌有了顯著變化,各級各部門的服務意識明顯增強。但與此同時,仍有一些工作人員思想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愿意積極為群眾服務。特別是隨著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開展,各級各部門工作要求和紀律越來越嚴,有人認為現在“形勢緊”了,不能再收群眾的錢物,“不貪不占也不干”了;還有人認為現在工作要求嚴,干不好可能被問責,“能不辦的事”也就不辦了;更有人官僚主義根深蒂固,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無論怎樣都不愿意積極為群眾服務。但面對嚴格的工作要求和嚴明的紀律,他們又不能直接對抗,只有采取“軟”的辦法應付。表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就是不辦事,讓群眾碰“軟釘子”。
仔細分析,“新衙門作風”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拖”。群眾來辦事,被告知辦事的人出去了,下次再來仍然如此。二是“哄”。對前來辦事的群眾和顏悅色,當面答應得很干脆,過后照樣不辦理。三是“騙”。為了不給群眾辦事,故意運用解釋政策的權力隨意“發揮”,欺騙群眾。四是“踢”。群眾來辦事被回應此事不歸他們管,到了另外一個部門,又被“踢”回去。五是“耗”。有的工作人員以不給基層添麻煩為由,整天泡在辦公室里,不愿去做艱苦細致的工作,使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
無論哪種形式的“新衙門作風”,其實都是“官老爺作風”,刮起的是歪風,傷害的是民心。“新衙門作風”相比“舊衙門作風”,所帶來的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它嚴重違背黨的性質宗旨,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任其泛濫,就會割裂干群之間的密切關系。
“新衙門作風”的出現,進一步說明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解決“新衙門作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契機。“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只有明確地針對問題,才會有實效,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新衙門作風”是否得到了糾正,是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效果如何的一項重要指標。“新衙門作風”是一種綜合性的病癥,需要多管齊下治理。首先要開展“觸及靈魂”的思想教育,強化擔當意識;其次要建章立制,從源頭上遏制這股不正之風;再次要杜絕“自彈自唱”,開門接受監督;最后要嚴于問責,有責必究。
總之,去官氣,接地氣,“新衙門作風”也就無所遁形了。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