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發揮人才作用 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摘要:本報訊 (記者 劉付明 通訊員 張文澤 王懷慶)近年來,平輿縣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牢牢把握人才引進、成長、激勵等關鍵環節,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促進人才創
本報訊 (記者 劉付明 通訊員 張文澤 王懷慶)近年來,平輿縣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牢牢把握人才引進、成長、激勵等關鍵環節,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為助推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管理使用“科學化”,以政策激勵人才。該縣先后出臺了相關政策,積極引入外來人才,大力培訓鄉土人才。實行領導干部聯系專家制度,堅持縣級領導干部聯系1~2名優秀科技人才、學者、學科帶頭人,鄉科級領導聯系1~2名優秀科技人才,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努力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營造寬松環境,進而推動縣域經濟穩步、健康、快速發展。今年以來,該縣通過特聘技術顧問、兼職技術人員、技術總監、特約顧問等形式先后引進省內外各類專家及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高級技能型人才83人。這些人才的引入,提高了平輿專業技術人才的整體創新能力,提升了平輿科技人才的整體水平。
日常服務“保姆化”,以環境吸引人才。縣委持續抓好產業集聚區建設,打造“兩區四園一中心”。“兩區”即產業集聚區、皮革專業園區,“四園”即皮革皮具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防水產業園、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園,“一中心”即綜合服務中心。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改進服務方式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了服務承諾制、政務公開制、服務限期制、首長問責制、電話預約制、一站式審批制、全程跟蹤服務制等機制,為投資者提供“保姆式”服務,并嚴肅查處“四亂”,對重點企業實行掛牌保護;開展公眾評議行風活動,大力整治企業和項目周邊治安環境,不斷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至目前,該縣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23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4家,就業人員3萬人。2015年,該縣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6億元,同比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62.45億元,同比增長9.2%,實現稅收1.5億元。
技術培訓“精細化”,以產業培育人才。近年來,科技型農民在平輿層出不窮,為開發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發揮“鄉土人才”作用,該縣先后與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省農科所等12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聯系和協作關系,先后聘請32名專
溝通交流“人性化”,以鄉情感召人才。該縣把“回歸工程”作為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以鄉情感召平輿籍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反哺家鄉,支援家鄉經濟建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時間,親自到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大中城市,召開各種形式的平輿籍老鄉聯誼會,收集信息、宣傳平輿,溝通感情、廣交朋友,共商平輿振興大業,鼓勵他們為家鄉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鋪路搭橋,為家鄉經濟建設多作貢獻;縣、鄉兩級領導通過通信、媒介等形式直接或間接與他們進行溝通聯系,宣傳平輿的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勞動力優勢和良好的創業環境,鼓勵他們回鄉投資興辦企業;根據人們的傳統習慣,利用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假日及在外工作人員回鄉探親的有利時機,縣委、縣政府每年都要邀請一些回鄉探親人員,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聯誼會共商平輿發展大計,宣傳平輿的投資環境和創業優勢,并組織他們參觀該縣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成果和項目建設成果,參觀回歸工程樣板企業和樣板項目,以成功的案例和真摯的鄉情帶動、感動、打動他們回鄉投資興業。每年舉行“十大打工返鄉創業之星”評選活動,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頒發“愛家鄉名人”榮譽證書,并與上級新聞單位聯動開展“聚焦打工經濟新聞采訪萬里行”,重點宣傳事業有成的務工人員,并制成展板在全縣巡回宣傳。今年以來,該縣已有30多個回歸項目在縣產業集聚區落戶生根,50余名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在家鄉達成投資意向。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