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延遲退休“鎖定”年齡時不妨留彈性
摘要: 媒體:延遲退休“鎖定”年齡時不妨留彈性 ■ 觀察家 與其“鎖定”某個退休年齡且不允許“先退”,不如給予彈性余地并跟養老金待遇掛鉤。
媒體:延遲退休“鎖定”年齡時不妨留彈性
■ 觀察家
與其“鎖定”某個退休年齡且不允許“先退”,不如給予彈性余地并跟養老金待遇掛鉤。
近期,關于延遲退休的消息密集曝出。昨日《中國經營報》就報道,有參與人社部延遲退休政策討論的人士透露:“目前討論的延遲退休規劃,延遲退休的目標是65歲。”報道稱,延遲退休方案尚未涉及65歲之后退休的情況。
延遲退休的目標年齡,將設定為65歲,已不是什么新鮮說法。無論是從國外某些國家的實踐看,還是從有些研究機構的建議看,都是將65歲作為延遲退休目標年齡的。如去年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表示,“世界上所有國家的退休年齡,除了非洲的一些國家之外,大多數國家都在65歲、67歲”。
最近國家衛計委宣布,“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76.3歲,力爭到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這意味著,65歲退休后,人均可拿11年至14年退休金,大致符合養老保險制度設計的要求。
但這不等于說,要將退休年齡簡單“鎖定”在65歲,而不允許有任何可以彈性選擇的空間——無論什么職工都必須簡單“一刀切”地執行這一退休年齡,只有等到65歲才可以退休。
事實上,即使是在退休年齡普遍更高的發達國家,其退休年齡都不是簡單“鎖定”于某個年齡。拿美國而言,目前美國的“正常退休年齡”雖是67歲,但員工可彈性選擇在62歲到70歲之間退休,只不過相應代價是:62歲退休只能領取正常退休金的70%,而67歲之后退休,則可以領取到超過正常標準的超額退休金。
我國延遲退休政策其實也可考慮將某個歲數作為“正常退休年齡”基準,并允許不同職工根據自身職業崗位特點及健康狀況等現實情況,彈性選擇在65歲前后退休,并同時按“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原則設計不同的養老金待遇——退休年齡越遲、繳費越多,養老金待遇則越高。
如一個一線企業職工、體力勞動者,若已累計繳費達到一定年限,應允許其在60到65歲之間選擇退休;而對于有些腦力勞動者,他們可能愿意在65歲之后退休,以便多發揮“余熱”。
眾所周知,對于不同職業崗位的勞動者來說,“年齡”有著不同的意味。有些白領崗位可能會“越老越吃香”,職位、待遇都會隨著年齡穩步提升。但對部分崗位,年齡大可能意味著工作“力不從心”,下崗風險、再就業難度增加……
在此背景下,若未來的延遲退休方案不止于“鎖定”某個年齡,而是同時賦予一定的退休年齡彈性選擇空間,那顯然有利于滿足和兼顧不同職工群體的退休需求,也有利于減少實施延遲退休的阻力。
□若夷(媒體人)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