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工業利潤同比增長9.8% 企業效益繼續向好
摘要: 專家表示,供求兩側廣泛的證據表明,中國經濟可能正在“軟著陸” 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穩中有升。前10個月
專家表示,供求兩側廣泛的證據表明,中國經濟可能正在“軟著陸”
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穩中有升。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6%,增速比1月份至9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10月份利潤同比增長9.8%,增速比9月份加快2.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博士何平表示,10月份利潤增長有所加快,企業效益向好態勢進一步穩固,具體表現在工業品價格繼續回升,利潤率同比繼續上升,財務費用同比繼續下降,采礦業利潤增速又創新高。
“從數據可以看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庫存持續下降。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0.3%,延續了年初以來的下降趨勢。杠桿率持續下降。10月末,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1%,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單位成本繼續降低。10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73元,同比下降0.13元。”何平表示。
何平稱,10月份工業利潤增速雖然穩中有升,但利潤增長結構不盡合理,傳統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長較快,對整個工業利潤增長作用較大,而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卻有所放緩。此外,利潤增長動力也過多依賴于價格的上漲。工業企業尚需多練內功,以提質促增效。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去產能進入尾聲,煤炭、鋼鐵等國企扎堆的行業產能出清取得成效。2016年初在房地產投資觸底回升和政府大規模發力基建投資帶動下,需求端出現小周期復蘇,當需求回暖向供給端傳導時,無論是產能還是作為緩沖帶的庫存都不足以應對需求的傳導沖擊,隨即引發了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
“供求兩側廣泛的證據表明,中國經濟可能正在‘軟著陸’。考慮到提高產能利用率尚有空間,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惜貸以及企業對經濟增長前景信心不足,去產能周期雖然見底,但短期仍然看不到企業擴大產能投資的跡象,同時這一輪補庫周期預計將持續到2017年年中。”任澤平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